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练习一、翻译1、越(及,到)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同“俱”全,皆)兴。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日光)夕阴,气象万千。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尽)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薄(迫近)暮冥冥,虎啸猿啼。5、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7、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0、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阅读探究1.“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写出了洞庭湖气势磅礴补充问题:第二段写景有何作用?(一方面突出了洞庭湖气势磅礴的特点,另一方面为后文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作了背景上的铺垫,并能映衬古仁人之心。)2.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3.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4.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5.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补充问题1: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主题思想)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补充问题2:全文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补充问题3:用文中的话概括滕子京的胸怀:,。补充问题4:第三四两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答案:先描写,再抒情。第三四两段描写的景色给人的感受分别用所在段落的一个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