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5.4.分式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校康平二中姓名张海艳5.4.分式方程(第2课时)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节在学生已学习了分式方程定义,列分式方程的基础上,来研究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引导学生在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探索分式方程的解法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了解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2.数学思考:通过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问题解决:通过自己动手把所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应用到解分式方程中去,从中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和学习数学的自信【教学重难点】重点: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熟练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明确解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难点:明确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我的思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注重"精讲多练",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观察,归纳,独立发现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同时培养学生类比的学习方法。本节教材中的引例分式方程较复杂,学生直接探索它的解法有些困难。我是从简单的整式方程引出分式方程后,再引导学生探究它的解法。这样很轻松地找到新知识的切入点:用等式性质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再求解。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什么叫分式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2-【设计意图: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要求写出解题步骤,为后面解分式方程类比其解法埋下了伏笔。回顾分式方程定义主要让学生继续区分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的区别,为新授做铺垫,2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下面环节的学习。】二、合作探究[例1]解方程:=.…(1)教师活动:能否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方法解决该问题?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指导学生规范表达。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x-2得x(x-2)·=x(x-2)·化简得x=3(x-2).…(2)教师活动:发现采用去分母的方法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而且是我们曾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出x.即x=3x-6(去括号)2x=6(移项,合并同类项).x=3(x的系数化为1).教师活动:x=3是方程(2)的解吗?是方程(1)的解吗?为什么?学生活动: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学生代表回答,教师适时地引导与补充,力求通过学生观察、思考与讨论后能得到以下要点。x=3是由一元一次方程x=3(x-2)(2)解出来的,x=3一定是方程(2)的解.但是不是原分式方程(1)的解,需要检验.把x=3代入方程(1)的左边==1,右边==1,左边=右边,所以x=3是方程(1)的解.【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例题的合作研究,使每个学生对分式方程的解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环节,鼓励同学大胆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聆听。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教师在此时对学生的问题要做出适当的评价,给同学以鼓励和引导。】[例2]解方程:-=45(由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完成,然后再共同解答)解:方程两边同乘以2x,得960-600=90x解这个方程,得x=4检验:将x=4代入原方程,得左边=45,右边=4,左边=右边,所以x=4是原方程的根.师出示习题议一议解方程=-2.3同学出示自己的解法:=-2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2,得1-x=-1-2(x-2)解这个方程,得x=2.解完没检验x=2是不是原方程的解.检验的结果同学们可在小组内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探索体验,学生都很有兴趣并能基本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规范书写过程.在解题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可先化简原方程,从而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三典型例题教师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学习完成下列习题,然后分组汇报解方程:(1)=;(2)+=2.解:(1)=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x(x-1),得3x=4(x-1)解这个方程,得x=4检验:把x=4代入x(x-1)=4×3=12≠0,所以原方程的根为x=4.(2)+=2去分母,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