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明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互联网+”时代下的郑明物流冷链一体化APP平台运营模式设计参赛队伍:兵之刃组长:缪圳华组员:陈辉陈茂华苏超代梦玲作品摘要本方案聚焦“互联网+”时代下的冷链市场的发展机遇,结合郑明物流在冷链物流和电商物流方面的发展战略,阐明了在“一体化APP”运营平台下的发展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一、前言1.1项目背景未来3-5年,随着高速铁路、大型高速船舶、绿色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智能仓储、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特别是“物联网、下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等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将与物流业深度融合,让物流更加“智慧化”、“智能化”,这些都会对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促进作用。与之相应,政府管理部门、物流企业也要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思考,不断优化行业的管理、运营、市场等各环节,用“互联网+”的“天网”改变物流“地网”格局,构建高效透明、信息对称、价格公开的社会化现代物流体系。目前,我国物流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亟待“转型升级”。我国不是物流强国,物流业发展粗放,总体滞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根据世界银行的物流能力指标(LPI),我国物流能力领先于其他“金砖国家”及与我国有相似资源禀赋的亚洲国家,但明显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而今,我国物流方面最大的缺点是,物流系统性不强,网络化程度低,呈现分散、独自发展的态势,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较弱。1.2项目问题通过翻阅各种资料,我们决定围绕“互联网+”时代下物流行业发展的新模式,而且以“互联网+”为中心,开发一款适合郑明物流公司扩大冷链市场份额的一体化APP。在这款APP中,我们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如何运用“互联网+”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和提高运送速度;②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提高对社会车辆的管控;③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90后成为主力军。为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并能让他们成功的融入到同一款APP中去,我们结合目前淘宝、京东的一些优势,以及同行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最新举措,对我们的构思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历经一个月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份参赛方案。其中必然会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诚恳地希望得到老师、评委的指点,以使我们的方案更加完善。二、项目解决方案2.1如何运用“互联网+”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和提高运送速度2.1.1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我国的冷链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水平较低。我国每年消费的易腐食品将近10亿吨,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左右的才能实现冷链运输。我国每年果品腐烂达1200万吨,蔬菜1.3亿吨,从数据推测,我国每年因为缺少冷链物流而浪费的农产品占到一亿亩耕地,占我国总耕地的5%左右,可供1.5亿人一年的口粮或20亿人一年的水果。在运输环节,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9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果蔬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致使每年有100万吨的水果腐烂变质或贬值处理,捕捞的鱼类每年约有40万吨左右烂掉。由于冷藏运输效率低,易腐保鲜食品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保鲜食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仓储方面,我国每年约有20%-25%的果品和30%的蔬菜在中转运输和存放中腐烂损坏,总量每年达上亿吨,价值约为750亿元。我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800多万立方米,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而当生产淡季和原料资源不足时,冷库往往处于闲置耗能状态。据估计,目前中国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总的20%~30%,冷链产业蕴藏着巨大商机。2.1.2如何解决从材料可以看出,如果我们需要改变我国目前冷链物流落后的现状,那么我们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和冷链设备匮乏、陈旧,冷库容量低、区域分布不平衡。首先,郑明公司要考虑下与国内冷链物流技术设备生产商相合作,生产出适合我国行情的冷链储存设备(如果可以,组成考察团去国外冷链物流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学习考察)。其次,郑明公司要结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