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的诊断与治疗前郭县医院孙战胜主任医师写在课前的话:通过本课题的学习,掌握高血压危象的定义、发病机制,了解高血压危象的病因、病理和临床表现,掌握高血压危象的诊断标准,熟悉了解高血压危象的前沿性治疗方法。目录:1病例分享:高血压危象12病例分享:高血压危象23根据上述病例讨论14讨论2:何谓高血压危象5讨论3:高血压危象出现时如何评估患者。6讨论4:高血压危象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病例分享:高血压危象1•患者女性,57岁,主因“头痛,头晕,恶心4小时”入院。患者主述高血压病史5年,平时一直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qd,血压控制于120〜135/75〜85Hg,基本稳定,患者于4h前生气后情绪异常波动,感后枕部跳痛明显,恶心,未呕吐,心慌,手脚颤抖,持续不缓解,即赴我院急诊。到达诊室时患者头痛症状仍明显并自述双眼时有黑矇,视物还清,收入院治疗。•入院查体:坐位血压:220/145mmHg,R:23次/分,P:110次/分,痛苦面容,HR:11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肌张力略增强。入院后查心电图大致正常。查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蛋白:0.5g/L.电解质及肾功能未见异常。给予卡托普利12.5mg含服,约15min后再次测量血压为200ug/min持续静点约2H后,患者血压稳定于150/90mmHg,症状明显缓解。病例分享:高血压危象2•患者男性,66岁,主因“头痛、头晕2H”入院。患者高血压2年余,平时规律服用北京降压0号1片qdl治疗,血压控制于120〜140/80〜90mmHg.1周前因外出旅游停服降压药物,2H前突发头晕伴恶心,非喷射性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伴前胸隐约憋闷感,自行含服速效救心丸5粒,症状未缓解,赴我院高血压门诊就诊。半小时前到达诊室时患者头晕、恶心症状仍未缓解,未再呕吐,胸闷已略减轻,血压200/120mmHg,以“高血压危象”住院。•入院查体:坐位血压:230/130mmHg,R:22次/分,P:100次/分,痛苦面容,入院后查心电图V1~V5导联ST段压低0.3mv,T波倒置。查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蛋白(+).心肌酶:cTnTv1.5ug/L,肌红蛋白及CK-MB均在正常范围内。电解质及肾功能未见异常。给予卡托普利12.5mg含服,约15分钟后再次测量血压(210/120mmHg),患者诉胸闷,给予硝酸甘油5ug/min持续静点约3.5小时后,患者血压稳定于150/90mmHg,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V1〜V5导联ST段回复基线,T波仍倒置。讨论1•上述病例均为高血压危象患者,高血压危象是心血管系统常见危重症之一。何谓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的临床分型?高血压危象出现时应如何评估患者?相对应地采取哪些治疗措施?本章节将结合相关指南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回答相关问题。•讨论1对明显血压增高伴胸闷、气促患者如何考虑?•持续高血压的患者常常会有心脏舒张功能不全,在高血压突然增高的过程中会产生一过性心肌的缺血。发生与血压增高相关的临床心脏症状,但心肌酶谱可在正常范围,反映心脏功能的标记物BNP或NT-proBNP可在正常范围(病例2的患者则是如此)。讨论2:何谓高血压危象•1.概述:•高血压危象是指原发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在过度疲劳、过度饮酒、精神创伤、气候变化或内分泌失调(如绝经期或经期)等诱因作用下,全身小血管尤其是脑血管暂时性强烈痉挛,而使血压短期内急剧上升,舒张压超过120mmHg,或130mmHg.(往往收缩压高于220mmHg或舒张压高于140mmHg),病情急剧恶化。以及高血压引起的心脏、脑、肾脏等主要靶器官功能受损并伴有一系列严重症状以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需要指出的是:高血压危象的定义并不明确包括血压的绝对水平。但是只要舒张压高于160mmHg,收缩压高于220mmHg,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视为高血压危象。•本病易发生于:①各期原发性高血压和急进性高血压;②继发性高血压,如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肾素分泌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③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④脑出血。⑤头部外伤。⑥药物因素:如停药综合症。病例2即为此诱因诱发高血压危象•常见诱发因素为神经精神因素、寒冷刺激等。病例1中的患者即为精神因素作为诱因诱发高血压危象。本病的发病机制与交感神经兴奋,循环中肾素、血管紧张素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