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礼仪习题第一章引论1唐代的礼的专门机构称为____礼部____。2早在_西周______时期已有礼的专门机构—春官宗伯。3.周朝开国元勋周公所着的__周礼______一书被历代统治阶级列为儒家重要经典。4.“六艺”:“六艺”指的是以“礼”为首的礼、乐、射、御、书、数。名词解释1.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人们以一定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2.礼节: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和惯用的各种行为规范之总和。3.礼貌: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良好的言谈和行为。4.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服饰、体态等。5.仪式:指行礼的具体过程或程序。6礼俗:.民俗礼仪,它是历史形成的各种风俗习惯,是礼仪的一种特殊形式。7.礼仪修养:为达到社交目的/按照礼仪规范/结合自己实际/就礼仪品质、意识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单选1.礼仪的首要原则是(A)A、尊重的原则B、平等的原则C、宽容的原则D、诚信的原则2.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指礼仪基本原则中的(c)原则。A.遵守的原则B.平等的原则C.自律的原则D.真诚的原则3下列(C)是儒家学派的创世人。A.老子B.墨子C.孔子D.孟子多选1.现代礼节主要包括:介绍的礼节、握手的礼节、打招呼的礼节、鞠躬的礼节、拥抱的礼节、亲吻的礼节、举手的礼节、脱帽的礼节2.礼貌主要包括口头语言的礼貌、书面语言的礼貌、态度和行为举止的礼貌。3.常见的仪式:成人仪式、结婚仪式、安葬仪式、凭吊仪式、告别仪式4.我国三礼包括:《仪礼》、《周礼》、《礼记》5.旅游职业道德与礼仪修养谈到的“三性”是指:三性:职业意识的自觉性/职业行为的规范性/作用范围的广泛性6.旅游礼貌服务的特征:平等性/差异性/直接性/感受性7.旅游礼貌服务的要求: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言行节制;遵守秩序;卫生整洁简答题:1.简述“礼”的起源答:原始社会:对自然力的顶礼膜拜,图腾奴隶社会:宗教礼制,统治工具,社会等级封建社会:典章制度(政治、宗法),精神统治支柱,(文字化的“三礼”)现代社会:人类社会相互沟通的符号形式,信息传递的载体4.现代社交礼仪有哪些主要社会功能?答:(1)塑造形象。(2)沟通信息。(3)联络感情。。(4)增进友谊。5.人际交往中礼貌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遵守公德;(2)真诚守信;(3)谦虚随和;(4)理解宽容;(5)互尊互助;(6)平等适度。6.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礼貌修养?答:(1)加强道德修养;(2)学习礼貌、礼节、礼仪知识;(3)提高文化素养;(4)积极参加社交活动;(5)从小事做起。7.日常交往中礼貌修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1)仪容焕发,服饰得体;(2)举止文雅,仪态端庄;(3)遵时守信;(4)尊重老人、妇女。论述题:简述有关座位安排的餐桌礼仪。答:举行宴会,座位的安排是一个牵涉到餐桌礼仪的大问题。对男宾,排座次考虑的因素有二:一是地位高低,二是年龄大小。对于妇女,过去按年龄分,现在区分的标准是,先分清没有个人地位的妇女和因其职业可以给予优先地位的妇女。对于前者,根据她们的丈夫的礼宾次序来决定座次;对于后者,可根据她们个人的地位来安排。女主人凭此安排座位卡。客人除了要知道自己当天所扮演的角色外,也要了解男、女主人在餐桌上的位置,男、女主宾的位置,以及其他男女陪客的位置,然后按照自己扮演的角色入座,才不致失礼。第二章个人礼仪名词解释1.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和接人待物风格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亦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2.胸花是戴在腰、胸、肩、发际等部位的饰花的统称。3.“TPO”是指人们的穿着打扮要与时间、地点、__场合______相适应。填空题1.服饰色彩搭配中要注意尽量避免3种以上颜色混杂搭配。2.在正式场合,男士穿西装时不应系条纹领带。3美式西装配“美式条纹彩带”,其下斜方向为从右上角至左下角。5配色中的安全色是黑色、白色和___灰_____。6.穿西装必须与衬衫、_内衣_____、领带和面料的质地配套。7.坐姿的基本要求是__坐如钟______。8旅游接待工作者的站姿大致有侧放式、前腹式、后背式和_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