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若寒星制作灿若寒星制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试题江苏省丰县初级中学戴松方一、选择题1.(2014·临沂)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放大作用答案:B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应用;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凸透镜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应用;凸透镜能使阳光会聚在一点上,并且会使此点温度升高至纸屑的燃点,将纸屑燃烧;近视眼需戴凹透镜加以矫正。2.(2013·常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1中的()ABCD图1答案:C解析: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在凸透镜成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只有选择项C中所示的情况符合这个规律。3.(2014·邵阳)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图2A.小于10cmB.大于10cm小于20cmC.大于20cmD.等于10cm答案:A解析: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乙同学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此时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那么放大镜与甲同灿若寒星制作灿若寒星制作学的距离小于10cm,所以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4.(2013·揭阳)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cmB.30cmC.60cmD.80cm答案:A解析:因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所以60cm>2f,即30cm>f,即焦距小于30cm。5.(2014·绵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光屏上可承接到烛焰放大、倒立、清晰的实像,然后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分别是()A.靠近凸透镜,变大B.远离凸透镜,变大C.靠近凸透镜,变小D.远离凸透镜,变小答案:B解析:凸透镜成实像的过程中,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使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同时像也变大。所以将蜡烛缓慢向凸透镜靠近,最终停在距凸透镜20cm处,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实像,则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光屏上所得到像的大小变化是变大了。6.(2014·潍坊)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使屏远离透镜B.使屏靠近透镜C.使屏向上移动D.使屏向下移动答案:A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2f;本题中u=20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所以2f=20cm,即f=10cm。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所以当凸透镜焦距为15cm时,f=15cm<20cm<2f=30cm,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30cm,所以屏应远离透镜。7.(2014·宜昌)如图3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A.无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图3答案:C灿若寒星制作灿若寒星制作解析:由题意知,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2f>v>f;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则2f>u>f,根据光路是可逆的,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8.(2014·凉山州)小琳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她先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在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