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开明中学教学案年级:初三学科:物理执笔:蒋松审核:黄永军课题:内能热量课型:新课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对内能,热传递知识的理解.了解内能的概念,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2、了解热量的概念,能区分热量,温度及内能,正确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3、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教学重点】区分热量,温度及内能,正确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教学难点】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能用热量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式示范训练【教具】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玻璃杯、墨水【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1、比热容是___的一种性质,它只与_______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3、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新知1、热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_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____表示,单位__。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才出现的物理量,对于一个物体,只能说:“_______热量”或“_______热量”,绝对不能说“具有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物体___________,内能减少。物体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物体___________,内能减小。2、物体的吸放热公式铝的比热是0.88×103J∕(kg.℃)质量为mkg的铝温度升高(t-to)℃,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J。质量为mkg的该种物质温度降低(to-t)℃,要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J。总结:Q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Q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分析:例1: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利用。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50kg的20℃的水,在太阳下照射6h后,水温升高了40℃,问水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J?例2.经测试,一只装水2kg的家用保温瓶,经过24h,瓶内的水温从95℃降低到65℃。问这段时间内,瓶内水的内能减少了多少?三、巩固练习1、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物体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跟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相等B.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一般不相等C.热量是机械能改变的量度D.冷水和热水的比热相同2、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相同,它们的比热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4:1,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A.1:2B.2:1C.1:8D.8:13、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2,当甲、乙两物体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甲物体降低的温度是乙物体降低的温度的二倍,则组成甲、乙两种物体的物质的比热之比是?4、用一质量为0.4千克的铝锅盛3千克的水,把水从20℃加热到100℃,共需要吸收多少的热量?(铝的比热为0.88×103J/(kg·)℃),水的内能增加多少?5、将质量为0.2千克的牛奶加热,牛奶的温度升高了20℃。求:牛奶吸收的热量Q吸。[c牛奶=2.5×103焦/(千克·℃)]四、达标检测1、甲杯里装有200g、25℃的水,把它加热到60℃,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乙杯中装有100g、20℃的酒精,使其温度升高40℃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如把加热后的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那么它们之间___________热传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2、在常温下,将一高温铁块放入水中冷却,设铁块放出的热量为1.8×105J,假定放出的热量全部被500g温度为30℃的水吸收,则吸热后,水的温度将升高多少?3、质量为2kg,温度为15℃的水,当吸收了1.68×105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水=4.2×103J/(kg·℃)]?4、质量为500g的金属块,温度从100℃降低到20℃共放出了3.52×104J的热量,求金属块的比热容。五、学习体会六、拓展提高某中学锅炉房每天要将3t水从20℃加热到100℃。问:(1)这些水要吸收热量为多少?(2)“西气东输”实现后,可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来烧水,设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75%被水吸收,学校每天因烧水要消耗天然气的体积是多少m3?(天然气的热值q=8.4×107J/m3。气体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是Q=qV,式中V表示气体燃烧的体积)备课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