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因数和倍数片段一VIP免费

因数和倍数片段一_第1页
1/3
因数和倍数片段一_第2页
2/3
因数和倍数片段一_第3页
3/3
片段一一、认识倍数和因数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请你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行不行?能不能就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评:(这个问题问得好,突出重点)生:1×12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生:12个,摆了一排。师:(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生:三四十二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生齐:2×6师:张老师来猜测一下同学们脑子里怎么想的,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6个,摆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就说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生接答)。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生接答)。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师板书:因数和倍数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师:谁先来?生说略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评:(此环节教师注意突出学生的易错点)师: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生:自然数师:而且谁得除外。生:0评:(上述红颜色表示的内容,教师可以不必提问,教师直接讲解告知)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3、5、18、20、36生说略。总评:一、根据学生情况选折适当教法。教材中通过用十二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得到三道乘法算式,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在教学中,要不要让学生先用十二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摆一摆了?这是教学中比较具体的问题,要根据学生情况来选折教法。本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恰当的,因为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用同样的小正方形摆长方形学生接触的比较多,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也比较熟练。所以不必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而应借助学生已有表象来学习。通过学生回答、屏幕呈现就可以了。这样做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二、注意突出易错点,引起学生重视。在“因数和倍数”中,一个不为零的自然数、本身是自己的倍数、本身是自己的因数。学生容易错。教师在教学时注意加以突出: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如能加以适当归纳就更好了。建议:(1)在“因数和倍数”中,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这是为了研究方便,约定俗成。教师可以直接讲解告知,提问让学生回答意义不大。(2)在本册教材中,倍数和因数的引出是和乘法算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这一点,由乘法算式(所有的数都是不为零的自然数)想倍数和因数,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在乘法算式中(所有的数都是不为零的自然数),积是乘数的倍数,每个乘数是积的因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因数和倍数片段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