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5届广东广州六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蔗糖溶液B.盐酸C.氯化钠溶液D.氢氧化铁胶体D【解析】试题分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A、B、C都是溶液,观察不到丁达尔效应,故选D考点:胶体性质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取4gNaOH加入96mL水中B.配制150mL0.10mol/L盐酸配制4%NaOH溶液C.读取液体体积D.干燥Cl2A【解析】试题分析:B:容量瓶是100ml的,无法配置150ml溶液;C:读取液体体积要平视液面凹处,C仰视,错误;D:干燥气体的原则是长管进,短管出,D错,故选A。考点:基本实验操作3.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下列化学药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对应正确的是A.酒精B.浓硫酸C.过氧化钠D.四氯化碳B【解析】试题分析:A:酒精不是剧毒品;B: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在实验中一定要小心谨慎操作;C:过氧化钠属于强氧化剂而不是爆炸品D:四氯化碳不具备自燃性,故选B考点:化学药品的性质4.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①铁和水蒸气反应②过氧化钠和水反应③氯气和水反应④二氧化氮和水反应3NO2+H2O=2HNO3+NO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C【解析】试题分析:A:3Fe+4H2OFe3O4+4H2↑;B:2Na2O2+2H2O=NaOH+O2↑,过氧根中的氧呈-1价,是中间价态,所以过氧化钠即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与水反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C:Cl2+H2O=HCl+HClO,氯元素的化合价有升有降,是氧化还原反应;D:3NO2+H2O=2HNO3+NO,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C考点:氧化还原反应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OH-Na+HCO3-Cl-B.Ba2+Na+Cl-SO42-C.K+Al3+SO42-OH-D.Ag+Al3+NO3-H+D【解析】试题分析:A:OH-+HCO3-=H2O+CO32-,HCO3-为弱酸酸式酸根离子,OH-结合氢离子能力比碳酸根强,所以OH-夺取了HCO3-中的氢,结合生产了水.B:产生BaSO4沉淀,不能在溶液共存;C:Al3+与OH-会发生反应,不能共存,故选D考点:离子共存6.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氢氧化钠可以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的硅酸钠Ⅰ对,Ⅱ错,无B氯水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具有漂白性Ⅰ错,Ⅱ对,有C二氧化硅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硅酸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Ⅰ对,Ⅱ对,无D为增强漂白能力使用漂白粉时向漂白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白醋醋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Ⅰ对,Ⅱ对,有D【解析】试题分析:A:氢氧化钠可以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的硅酸钠所以要用橡胶塞,表述I、II都正确;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生成次氯酸,不是氯气具有漂白性;C:酸性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二者有联系;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原理是次氯酸钙与酸反应产生的次氯酸生效,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加入白醋能增强漂白能力,D正确。考点:物质性质与用途关系7.下列离子检验的操作与现象不正确的是A.向少许待测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氯水,溶液呈红色,则待测液中含有Fe2+B.向少许待测液中滴几滴稀硝酸,再滴加少许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待测液中含有Cl-C.向少许待测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过量,产生白色胶状沉淀,后又逐渐溶解,则待测液中含有Al3+D.用洁净的铂丝用盐酸清洗后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色时蘸取待测液在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为紫色,则待测液中含有K+C【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铝不能溶于稀氨水,运用这个特性可以制取氢氧化铝,C项检验方法错误。考点:离子的检验方法8.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及试剂保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氧化铜、二氧化锰、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固体②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滴入盐酸、硫酸、醋酸、次氯酸的稀溶液中,溶液都呈红色③氨水、氢氧化钠、碳酸钠、硅酸钠的水溶液都应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瓶中④氯水、稀硝酸、硝酸银溶液、碘单质都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⑤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