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污染物减排形势分析会讲话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全国人民也十分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做好污染减排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做了大量工作,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的导向作用开始显现。刚才听了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受启发。这些意见切中要害,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有的意见在我们环保部门职责范围内可以解决,需要我们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加以改进,把工作做得更好;有的需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有的则需要联合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利用这个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一、要认清形势准确分析、判断和把握当前污染减排形势,是做好今后污染减排工作的前提。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污染减排形势。必须全面观察、科学分析、准确判断。所谓全面观察,就是要把环境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来观察。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很大。我们既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环保,也不能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借口宽容污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国内外的经验教训表明,环境保护史就是一部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历史,离开经济发展谈环境保护没有丝毫意义。作为一个环保工作者,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就是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前者是“资源节约”,后者是“环境友好”,总括起来就是又好又快地发展。污染减排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所谓科学分析,就是要客观深入地分析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原因。为向社会公布*年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污染减排情况,今年年初,我局派出15个调研组赴各省、自治第1页共7页区、直辖市核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又召开会议反复核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采取的减排措施。结果表明,*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594.4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1431.3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1.8%和1.2%。造成污染排放不降反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二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许多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能扩张尚未完全遏制;三是污染治理速度赶不上污染物产生量增长的速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数量多、规模大;四是环保投入不足,“十五”计划确定的重点流域治污项目有47%的计划投资没有落实;五是环境执法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六是污染减排的各项措施到位需要一个过程。有关专家分析,经过“十一五”头两年的努力,可以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十一五”后三年将会逐步下降。所谓准确判断,就是既要敢于从自身找差距,又要善于用“两点论”来看问题。去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降反升,没有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污染减排任务,环保部门必须认真进行反思。首先,我们在减排问题上,认识还不到位,采取的措施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希望还有差距;其次,从环保部门的能力来看,环境监管和监测由于种种原因,还是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好好地总结、认真整改。我们能做的工作,要马上着手去做;第三,我们还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努力推进污染减排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用“两点论”来看问题,把污染减排问题放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来看,政策措施见效并非一蹴而就,污染治理工作从开工建设到发挥效益还需要一个过程。二、要树立信心*年,减排任务虽然没有完成,但是“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的目标决不动摇,也决不能动摇。目前,污染减排的压力太大,压力越大越要把握好两条原则:一是坚持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二是坚持科学精神。根据这第2页共7页两条原则,要实事求是地把污染排放情况、各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向党中央如实汇报,向全国人民交代清楚。同时,我们也一定要树立减排任务能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