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镇“春蕾计划”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文章一、受助春蕾女童情况从我们随机抽查的已毕业的受助春蕾女童来看,有一半以上是因为家庭经济仍然非常困难而放弃了继续学业,30%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己不想再读下去。目前已经毕业的受助女孩在乡镇企业上班的4人,平均月工资在千元左右,外出打工3人,月工资在两千元左右。她们的父母都认为,如果没有好心人资助她们读书,他们的孩子可能与他们一样,目不识丁,即使外出打工,也很难找得到好的工作。调查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春蕾女童都对资助她们读书的好心人充满感激之情,她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心与资助她们,让她们完成中专以上的学历,能学成后拥有一技之长,将来更好地回报家庭与社会。二、贫困女童继续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据有关方面统计,当前,我国农村妇女占农业劳动力的近70%。她们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文明新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农村妇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活动中的主要劳动力,农村妇女的素质可以代表和决定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和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妇女无疑是主力军。因此,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大力培养新型女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抓手,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应有之义。据统计,全国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有2.23亿,其中妇女1.56亿,占70%;6亿妇女中,文盲占38%。而全球生活在极端贫困的13亿人口中,有70%为女性。贫困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封闭无知、无机会、无权利。特别是在农村,为了节省开第1页共4页支,父母可能会决定让儿子受教育,因为与女性相比,男性有更多薪水更高的工作机会。所以在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上,女孩明显处于劣势,大批的女性文盲也由此产生。全世界8.76亿文盲中,有三分之二为女性,并且在未来的二十年中,文盲的数量没有减少的趋势。若她们没有文化,就不知道哪些设施、服务、法律、医疗可以利用;她们也不懂如何教育下一代,她们子女将继续她们的悲剧。另外,贫困会使许许多多的儿童(大部分是女童)被迫离开校园;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们,很难接受,或者说没有机会接受新观念,因而改变传统的性别定位难上加难。而社会的财产分配不公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当暴力发生时,首先危及妇女和儿童。这些问题得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的,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传达正确的观念,揭露女性遭受不平等对待的事实,引起公众的关注,从而改变传统文化中定位的女性弱势、被颠覆的地位,实现性别平等,提高女性甚至是全社会的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脚点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应该成为新农村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和实施方案重点考虑的群体,应该用积极的发展策略解决目前农村妇女存在的现实问题,使妇女的利益在发展中得到维护。目前农村妇女素质偏低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制约着城乡和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这必然要求我们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提高广大妇女的整体素质放在优先位置。其次是不断扩大“春蕾计划”覆盖面,关注贫困女童。对贫困女童进行生活救助和教育资助,不让一个女童因贫困而失学,确保每一个女童及时得到救助。再次要开展春蕾女童达就业年龄后的技能培训。走访时,大部分村民要求有关部门创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妇女劳动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项比较先进的实用技术。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培养农村妇女的“四自”能力、创新意识,使她们敢于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竞争,充分挖掘自己的致富潜力、创业潜能。在培训中要突出抓好30岁以下妇女群体的技能培训,30岁以下的妇女劳动力年纪轻、脑子灵、素质好,思想开放、适应性强,培训难度小,她们敢闯敢试,第2页共4页敢冒风险,有强烈的创业、致富愿望,把这部分人逐步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