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数学主题教研确立交流稿VIP免费

小学数学主题教研确立交流稿_第1页
1/2
小学数学主题教研确立交流稿_第2页
2/2
小学数学主题教研确立交流稿北票市教师进修学校郑立伟各位领导、同行们大家好!小学数学确立的主题教研是:教材研读方法与策略的研究首先我代表小学数学教研员为学校提出主题教研点赞!为我们今天召开主题教研确立论证会点赞!记得北京师大肖川博士曾这样说:“课程改革成在教师,败在领导,关键在教研员。教研员的这个‘关键’两头都搭得上,‘成败’都关键”。专家在提醒我们:课程改革的重任落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研员的肩上。(在这里我代表小学数学教研员宣誓:绝不这样想,成也特色,败也特色)因此,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主题教研制度,组织多元的开放的主题教研活动,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一、主题教研的提出的背景伴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正式颁布,与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相配套的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四版教材已全部通过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并于2012年秋季陆续开始使用。依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2014年9月,小学阶段所有年级全部开始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为推进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四版教材在我市的使用,传播教材理念,从2012年9月开始,在北票教师进修学校的精心组织下,小学数学研训工作为用好新教材做了四件事:第一件,组织教师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研修活动。(共6次,其中2015年3月18日,安排10个分会场,所有数学教师参加了教材网络培训)。第二件,5次召开新课标新教材研培、观摩训讨会。(其中教师研修活动记录有这样一栏:你对教材的解读)。第三件,小学数学教研员对300多个班级次的新教材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指导、研讨解读。第四件,通过学科博客加强教研员、基层业务领导、一线教师网上研修,研讨交流(其中博客中有这样的博训: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应成为数学教师的一种必须,每位数学教师应对新课标新教材进行深入研读)。我们在研修活动和课堂教学调研中发现,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原本是不低的,小学数学教师自己给自己定位于教师中最底层,认为小学生好教,小学数学知识难度不大,自己能胜任,所以不愿意再学习,不愿意深研究,短时间内素质相对低了,时间一长素质真低下来了。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就是不愿学习,不愿研究!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明白数学课上要教什么,不明白学生要达到怎样的学习目标。难道教材、教参上说的不明白,不,教材、教参上表述的很清晰。难道他没有看教材、教参,不,他说他看了好几遍呢?这是什么情况?研究表明同样的内容,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材、教参的理解。看了好几遍对教材、教参就理解了吗?不,看十遍不如研读一遍!然而大多教师不重视教材的研读,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新教材的理念传播和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我们从调研中悟出,教师只有熟悉教材,读懂教材,研读教材,才能领悟教材编写意图,才能会善于运用教材。客观的讲新课标新教材给一线数学教师研读教材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教师认为自己单枪匹马应对这个麻烦,觉得力不从心,教师需要的是结伴应对。有些教师抱怨课标、教材变化太大,难以领会教材的内涵,难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不知从何入手。因此帮助老师确立在新课标下研读新教材的主题,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因此经小学数学教研员的研究讨论提出“教材研读方法与策略的研究”这个主题教研。二、主题教研的目标意义1、这样的主题研究活动,能促进每一个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对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这样的主题研究活动,能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能力。3、这样的主题研究活动,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升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三、主题教研的内容及主要措施1、建立主题教研组织,确定主题教研实施方案。力争各校业务领导、数学教师的全员参与,充分调动教师、业务领导的参与主题教研的积极性。2、按年级进行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数学主题教研确立交流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