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备课教案模板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课题列队表演(二)课时1备课人薛莉学校韩村小学教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等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两、三位数乘多位数笔算等知识的基础。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所得的积如何定位、为什么这样定位,对学生来说仍是一个难点。列竖式计算时对数位对齐、计算顺序以及算理都有一定的要求,知识点较多,时间比较紧。所以本人认为本课时对笔算方法的学习要求定为“初步学会”比较合适。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采取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景进行教学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他们感受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一种需要。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二)”的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教学重难点重点将计算步骤与点子图相对应,直观理解竖式笔算的算理难点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在它合适的位置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练习本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38×10=20×14=91×40=81×60=72×30=50×31=62×30=70×21=2、笔算。35×7=23×21=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件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1)估算方法:48≈5037≈4050×40=2000(盒)大约有2000盒。(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把书上的情境稍加改变,让学生从情境图提供的信息中提出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样就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算法多样化的探讨环节。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交流。这样小组交流才有效率、有价值,不至于流于形式。同时,通过学生汇报、同学复述、老师总结三个层次进行笔算方法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突出重点(讲清算理)。列式解答:48×37=1776(盒)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2、指导完成下面的练习。23×34=54×13=39×27=17×28=可以让学生按组做,哪几个组做哪个题,做完后让同学们互相说一说笔算的过程,互相改正补充,然后指名学生发言,集体订正笔算的过程和结果。3、巩固练习。24×41=22×74=44×59=15×21=在黑板上出示计算卡片,让学生从中任选一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笔算,老师把写的正确的和书写规范的同学的练习本拿来展示,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后把对应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表扬。三、作业设计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时,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2、有36行苹果树,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四、课堂总结,提炼升华算法多样化的优化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多种算法有所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先用自己学会的方法来计算三道题后再通过观察比较,结合自己计算,体会到列竖式计算的通用性,从而自觉地进行算法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