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长临河学区中心学校张兰玲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教材第56页的第1—4题)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以及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2.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会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理清知识网络、进行分析归纳、逻辑推理,联系生活实际好、科学运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出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生齐读)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孔子说:学过的知识,常常地温习它,是非常愉快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这段时间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来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二、汇报交流,梳理知识:1、教师用大屏幕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请看大屏幕,(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教师随着学生发言进行板书(板书:特征、棱长之和、表面积、体积、容积)2、下面我们就逐步一一来复习。老师从这几个方面设计了两个表格,出示课件表格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来说说什么叫做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同桌合作交流归纳出它们的异同点,并完成表格。根据刚才的复习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56页第1题。(指名回答)提问: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小结过渡:经过大家的交流,对于这两种立体图形在特征上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已经梳理得很完整了,那么下面我们来看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之和、表面积、体积、容积。3、出示课件表格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之和、表面积、体积、容积)同桌互相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之和、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计算方法、常用计量单位。指名回答完成表格。棱长之和表面积体积容积意义长方体或正方体12条棱长的总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表面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名称相同点不同点联系面的形状面的大小棱长长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计算方法C=4(a+b+h)C=12aS=2(ab+ah+bh)S=6a2V=abhV=a3V=ShV=abh常用计量单位米分米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提问:“物体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吗?”(厚度忽略不计时,物体的体积才相当于它的容积,它们的计算方法相同,但通常情况计算容积的数据是从里面量的,容积的计量单位通常用体积计量单位,但容积单位还有升和毫升)小结过渡:刚才,我们是通过长方体与正方体在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这几方面异同点的比较,梳理出了这两种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那么本单元还有哪些相关知识?4、出示课件(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计量单位的意义、进率及其换算的方法)常用单位及进率: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容积单位:升毫升(用于计量液体的体积)三、理解应用走进生活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和老师设计的表格,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做几个练习题,检查同学们能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出示课件)1、用心思考认真说说一个长方体框架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做这个框架共要多少厘米铁丝,是求长方体的();在表面贴上塑料板,共要多少塑料板是求长方体();在里面能盛多少升水是求长方体的();这个盒子有多少立方厘米是求长方体的();这个长方体的占地面积是长方体的()。2、认真推敲正确判断判断对错:(1)、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2)、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3)、a3表示a×3。()(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1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