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VIP免费

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_第1页
1/37
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_第2页
2/37
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_第3页
3/37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漆祥军植物病理学一.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这种偏离了正常状态的植物就是发生了病害。1.植物病害对植物生理功能的影响(1)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与积累;(2)水分的输导;(3)光合作用;(4)养分的转移与运输;(5)生长与发育速度;(6)营养产物的积累与贮存;(7)营养产物的消化,水解与再利用。植物病理学2.植物病害的原因病因: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出病变的因素。如:植物自身的遗传因子异常;不良的物理化学条件由病原生物参与的“病害三角”病原物: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其中病原真菌、病原细菌简称病原菌。它们都是寄生物,被寄生的植物叫寄主。也可惯称为寄主植物。3.病害三角寄主植物病原环境病害三角病害四面体4寄主环境病原物人类病害三角病害四面体三角形的高度或面积代表病害严重度,各边的长度影响三角形的面积。农业生态系内除了寄主、病原物和环境外,应加上人类干预这个重要因素,从而形成植病四面体学说。植物病理学3.植物病害的类型(1)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传染性,所以称传染性病害。病原物: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因素。(2)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植物病害。不能相互传染。非生物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大气环境、栽培条件等。(3)侵染性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关系非侵染性病害降低植物的抗病性,利于病原侵入和发病;侵染性病害削弱对非侵染性病害的抵抗力,如某些叶斑病使木本植物提早落叶,使植株更易受到冻害和霜害;也影响光合作用。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植物病理学4.植物病害的症状症状是植物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锁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症状又可分为病状和病症。病状是植物指植物得病后其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如变色、坏死、畸形、腐烂和枯萎等。病症是指引起植物发病的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如霉状物、粉状物、小黑点、菌核、菌脓等。植物发生病害迟早都表现有病状,但不一定表现病症。变色甘蓝花叶病变色大麦黄化病毒病坏死番茄斑枯病坏死柑橘溃疡病腐烂白菜软腐病腐烂番茄脐腐病腐烂黄瓜枯萎病畸形畸形番茄蕨叶病畸形白菜根肿病植物病理学二.植物病原物植物病原物的种类主要有:真菌、病原原核生物(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1.植物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寄生性是指病原物在寄主植物活体内取的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致病性是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2.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原物的侵染过程也称病程,指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病原物的侵染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植物病理学接触期:指病原物在侵入寄主之前和寄主植物的可侵染部位的初次直接接触。侵入期:从病原物开始侵入寄主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1)各种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和方式真菌:强寄生直接侵入、自然孔口;弱寄生:伤口、衰亡组织。细菌:自然孔口、伤口;菌原体和病毒:伤口。线虫:直接穿刺或自然孔口。寄生性种子植物:直接产生吸根侵入。(2)环境因素对病原物侵入的影响温度:影响病原物萌发和侵入的速度湿度:高湿有利病原物的侵入光照:影响气孔的开闭植物病理学潜育期:病原物侵入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表现症状前的一段时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繁殖和蔓延的时期。获得营养和水分,建立寄生关系,并不断扩展;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决定能否建立寄生关系;(1)不同病原物的扩展方式也有所不同病原真菌:以菌丝在细胞间或直接穿过细胞扩展;以吸器伸入细胞吸收养分;死体营养真菌先杀死寄主组织再扩展;有的以菌丝在植物木质部导管扩展。细菌:先在寄主薄壁组织细胞间繁殖、扩展,细胞壁破坏以后进入细胞。病毒:先细胞内,然后进入维管束。(2)病原物在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植物病理学基本知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