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0年秋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物理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为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球技时,研究乒乓球的运动可作为质点来处理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C.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D.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2.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相同的量是(AC为圆的直径)A.瞬时速度B.位移C.路程D.平均速度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时,加速度不断变小,速度却不断变大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B.重心不一定非在物体上C.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而产生的D.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反过来两物体间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ABDC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其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摩擦力一定是滑动摩擦力6.a、b两物体在t=0时刻沿同一直线开始运动,为了定量描述它们的运动情况,建立了一直线坐标系,如图甲所示。它们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b两物体的出发点相同B.2s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C.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D.0-6s内a通过的位移大于b通过的位移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块靠在粗糙竖直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是A、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B、若木块静止,当F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撤去F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D、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8.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B.Ⅰ物体所受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Ⅰ、Ⅱ两个物体的位移都不断增大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v1+v2)/29.物体沿直线作匀变速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A.16sB.4sC.2sD.24s10.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一时间t图象和速度v一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0~1t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丙、丁两车在2t时刻相距最远024621345x/mt/sabx/m0361245甲Fv1v2ttⅠⅡvoD.0~2t,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1.如图所示,木块A静止于斜面B上,B相对于地面静止,则B与地面间A.无摩擦力B.有摩擦力,方向向左C.有摩擦力,方向向右D.有摩擦力,方向不定12.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s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1s位移的三分之一(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A.31.25mB.11.25mC.20mD.15m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14、将一个力F分解成两个分力F1和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和F2的共同作用效果与F的作用效果相同B、物体受F1、F2和F三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