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攻击”后的反思VIP免费

“攻击”后的反思_第1页
1/2
“攻击”后的反思_第2页
2/2
“攻击”后的反思幼儿安全知识的习得,安全意识的增强,除了幼儿园的教育以外,还取决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在幼儿园经常看见一些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一般把引起别人不安,甚至恐怖的敌对性和侵犯性行为称为攻击性行为。导致幼儿攻击行为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心理、教育、家庭、社会等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环境的优劣,下列几种不良的家庭环境可导致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溺爱、娇宠的家庭环境案例一小若一早来园就拿一套娃娃家的玩具玩起来。小朋友陆陆续续进来以后,有几个男孩子便走过去,想和他一起玩。小若对刚想伸手的小朋友挥手就是一拳:“不行,这是我的,谁也不许动。”“这是幼儿园的,大家都可以玩!”那个小朋友顶了他一句,他就又挥动拳头打对方。成因分析:小若家境比较富裕,他的家人在物质方面对孩子的要求总是“一呼百应”,形成孩子要什么有什么的“小皇帝”心态。小若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认为凡是属于他的物品,别人绝对不能侵犯。专制、服从的家庭环境这类家庭环境成长的幼儿容易形成逆反、自私、逃避、暴躁的性格。案例二游戏活动时,丁丁用积塑搭了一架飞机,豆豆也搭了一架飞机,玩着玩着两人就为谁的飞机厉害而吵起嘴来。豆豆说:“瞧我的飞机,多厉害!可以打敌人!”“没有我的好!难看死了。”丁丁抢过飞机一边大声骂;“敢和我比!叫你好,叫你好,把你打烂!”成因分析:丁丁的父母都是知识层次较高的上班族,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要求也非常严格,并时时提醒丁丁不能输给别的小朋友。只要丁丁稍有差错,就会遭到父母的训斥,久而久之,丁丁的性格变得暴躁,并因攀比而产生敌对他人的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害,因此必须及早进行教育和纠正。一、改变幼儿的家庭教养方式1、提高家长对幼儿攻击行为危害严重性的认识家长不要简单地把孩子的攻击行为,当成孩子一时的情绪化行为或偶然现象,或是以“孩子还小”作为安慰。一旦这种行为延续下去,就会导致孩子的人格发展不健全,出现学习障碍、多动症、不守纪律、不服管教等现象。家长对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2、倡导家庭与家庭之间合作,寻求横向帮助如果邻居、朋亲戚家中有和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的孩子,就可以与他们合作,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利用同伴效应或激将法将帮助自己的孩子纠正攻击行为。同时家长还可以从中了解其他父母的教养方式,吸取他人经验。3、力求家庭与幼儿园同步教育家庭应与幼儿园相互沟通,在帮助孩子纠正攻击行为的步伐上保持一致。家政的态度要明确,让孩子有个清晰的努力目标。父母在家里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将孩子的表现反馈给幼儿园,双方共同探讨教育方案,以便及早帮助孩子纠正攻击行为问题。二、优化幼儿的情绪1、父母要做好榜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孩子惹父母生气时,父母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大吼大叫只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父母在情绪的控制上还要注意一致性,不要高兴时把孩子捧上天,恼怒时把孩子狠狠打一顿。2、多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调节不良情绪对处于激动之中的孩子,可以引导他转移注意力。比如,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的心情平复;对遇到失败、挫折的孩子,可以鼓励他继续努力,形成乐观、自信的品格。3、营造良好的情绪氛围家庭中团结友爱、和睦谦让、互相尊重的环境气氛,可以使孩子的情绪得到良好的熏陶。父母要经常鼓励孩子带朋友来家里玩,或鼓励孩子到朋友家去玩,多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交往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感染、同化,从而知道要与同伴友好相处。三、晓之以理,助幼儿明辨是非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尽量不免采取惩罚方式,而是耐心地同孩子讲道理,让他渐渐明白同伴之间的交往要遵守规则,要学会公平待人、谦虚有礼,要与同伴友好合作。四、予以必要的批评孩子的自我意识差,控制能力弱,缺乏分析能力。有时侯出现攻击行为,可能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由于好奇心强造成的。但有时侯是故意的,如吓唬人、恶作剧等。对于后一类攻击行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攻击”后的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