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局XX年度工作计划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二年,全市审计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经责审计纲要》、《预算执行审计纲要》等审计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域经济建设中心,紧扣社会发展热点,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充分发挥审计作为国家利益捍卫者、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利运行“紧箍咒”、反腐倡廉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职能作用,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努力为实现**“挺进三十强,再创新辉煌”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一、致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1.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以追踪问效为总思路,立足全口径预算,以财政部门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为主导,以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结合预算部门职能职责履行情况,重点关注预算管理的规范性、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预算收入的完整性、预算支出的合规性、支出结构的合理性、预算执行的严肃性、预算监督的公开性,专项资金设立的导向性、资金分配的公正性、资金拨付的时效性,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财政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审计,促进我市政府财政收支行为的规范和预算约束的强化,推动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2.完善政府投资审计。积极探索事前、事中及跟踪审计相结合的政府投资审计模式,强化政府投资工程结算审计、竣工决算审计、重大项目全程跟踪审计,注重对政府投资成效的评价,注重对项目申报立项、招投标、合同备案等环节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加大对乡镇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审计力度,联合政府招投标办、财政局财评中心对乡镇政府投资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违反投资管理规程和未进行结算审计而拨付款项的要如实披露,严格追责。3.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注重将审计的重点放在领导干部是否依法履职尽责上,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履职联审制度,把债务管理、民生改善、环境治理、生态效益、节能减排等纳入对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评价内容,严格按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第1页共4页量化评分办法实行现场经责量化评分,同时,通过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努力实现任期经济责任全面告知、任期经济责任全面承诺、领导干部离任全面交接、任中审计全面推进的“四全”目标。4.强化专项资金审计。除按照XX市审计局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政府性债务审计、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专项资金审计和市纪委安排的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外,再安排专项资金审计调查项目5个。同时,专项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对项目资金单位抽审面不得低于20%,年内实施的所有项目要切实做到逢专项资金必审。二、致力加强审计项目管理5.改革计划制定方式。坚持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全力做好审计服务;全面推行一拖n审计项目立项模式;在对市直单位和乡镇街道的审计项目立项计划中切实贯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两条主线。6.加强项目审前研究。审前综合研究分析国家政策法规,找出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对各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内容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和经济特点进行个性化审计,突出工作重点,找准问题,审深审透。7.优化审计业务流程。积极落实《国家审计准则》、《经责审计纲要》《预算审计纲要》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审计业务流程,实行审理过程前移,加强对审计征求意见稿的审核把关,完善和落实审计重大问题集中定案制度。三、致力改善审计管理方式8.强化靠前指挥。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深入审计项目一线,每周每位班子成员至少保证有两天时间在审计现场;开展争做合格审计组长的活动,每年每位班子成员必须担任一个项目的审计组长,以切实增强每位班子成员对审计项目的驾驭能力和审计的职业敏锐感。并切实保障每年每个业务科室能有一个以上的项目能够达到优秀审计项目标准。9.注重效益审计。在审计需求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广大群众最关注的重点项目和资金开展绩效评估,第2页共4页扩大效益审计的覆盖面。10.创新审计方法。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工作零差错竞赛活动,坚持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工作质量讲评,每半年开展一次审计项目演练,每年开展一次优秀项目评选。综合运用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