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开展乡村振兴社会调查有感VIP免费

开展乡村振兴社会调查有感_第1页
1/3
开展乡村振兴社会调查有感_第2页
2/3
开展乡村振兴社会调查有感根据省委党校的教学安排,我们中青三班一支部第二小组以乡村振兴为研究主题,在饶宏斌副主任和曾小龙副教授带领下于11月4日至8日前往省农业农村厅、XX市、XX市开展专题社会调查。基于我们在党校学习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及广东的实践探索报告,关于推进乡村产业兴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专题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本对乡村振兴了解甚少的我对这个问题多了很多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乡村振兴的也有一些思考和感悟。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振兴为什么这么重要。从国家发展的层面上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从中华文化的层面上看,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写,“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村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而言,承载着无比厚重的文化属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无数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从乡村现状的层面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差距也在拉大。基于巨大的人口流失,农村地区的发展乏力,乡村一度出现了荒置、“空心”等问题。具体到广东的情况看,我省是第一经济大省,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最突出的短板,如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广东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重大任务,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满足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推动广东实现“一核一带一区”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次社会调查,我们有机会与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围绕我省第1页共3页乡村振兴的现状、存在问题等开展深入交流,实地调研了河源、梅州多个镇10多个村、涉及农业产业项目、人居环境改善、基层党建、乡村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亲眼看到河源、梅州广大乡村的积极变化。自去年4月我省召开全省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以来,两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层层抓落实,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振兴之路,财政投入力度加大,产业发展动能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初见成效,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断增强,乡风文明建设有新进展……乡村振兴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积极参与和广泛赞同。结合所见所闻,我认为做好乡村振兴要坚持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强化党建引领。党是乡村振兴的领导力量。两市全面落实市县镇村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全面推进。河源还在全省率先实施第一书记召回制度,以“头雁”效应带动乡村振兴,值得借鉴和推广。二要突出产业带动。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只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梅州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特别是进一步做优做强梅州柚、嘉应茶等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共有品牌,有效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生产,逐步建立起企业与农民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三要注意因地制宜。要时刻警惕那种“以城市思维开展农村治理”的错误思维,尊重乡村现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坚决避免枉顾乡村实际,简单化、一刀切、疾风骤雨的运动式改造。河源、梅州都是客家地区,但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独特的乡土人情。乡村振兴做得好,在于充分尊重当地具体情况,充分听取老百姓的意见,一切为了让群众生活得更好,而不是为了炮制整齐划一的治理政绩。四是鼓励改革创新。乡村振兴任务艰巨,有了顶层设计,还需要发扬基层首创精神,需要传承广东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开展乡村振兴社会调查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