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十四、鼻饲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VIP免费

二十四、鼻饲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_第1页
二十四、鼻饲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_第2页
二十四、鼻饲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_第3页
IILB-YJYA-002鼻饲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并发症一、鼻咽食管黏膜损伤和出血】1.发生原因:(1)所选用的胃管过粗或过硬,护理人员在送管过程中动作太快、太急,致鼻咽食管黏膜损伤或出血。(2)因患者烦躁不安自行拔除胃管或反复插管损伤鼻咽食管黏膜。(3)长期留置胃管对黏膜的刺激引起口、鼻黏膜糜烂及食管炎。2.临床表现:咽部不适,疼痛,吞咽困难,鼻腔流出血性液,部分患者出现发热。3.预防:(1)对需长期留置胃管者选用质地软、管径小的聚氯酯或硅胶胃管,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2)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取得患者的合作,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快捷。尤其是胃管同过两个难点、三个狭窄处时应注意插管动作要轻慢,防止黏膜(3)长期留置胃管者,按时更换胃管,应晚上拔除,翌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4)每日做好口腔护理2~3次/日,并用石蜡油滴鼻,保持口腔湿润、清洁,防止鼻黏膜干燥糜烂。4.处理流程:安慰患者→监测损伤出血情况→取合适卧位→冷了止血效果不佳时→通知医生协助处理→严密观察鼻粘膜损伤情况→记录【并发症二、误吸】1.发生原因:(1)患者胃肠功能减弱,鼻饲液注入速度过快,胃内容物潴留过多,腹压增高引起反流。(2)年老、体弱或有意识障碍者,喷门括约肌松弛造成食物返流引起误吸。(3)吞咽功能障碍导致分泌物或食物误吸。(4)鼻饲后立即给患者翻身。2.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咳出或经气管吸出鼻饲液。3.预防:(1)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将鼻饲液匀速限速滴入。(2)昏迷患者翻身应在鼻饲前进行,以免胃受到机械性刺激导致食物反流引起误吸。(3)对于危重患者,进行鼻饲前应先吸净气道内痰液,鼻饲前和鼻饲后床头抬高30°~40°,取侧卧位,防止食物反流导致误吸。(4)鼻饲后,不可立即给患者翻身,以免引起呕吐或呕吐物逆流入气道。4.处理流程:通知医生→立即停止鼻饲→取头低右侧卧位→吸出气道内误吸物→胃管接负压瓶→吸氧→检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准备气管切开用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并发症三、腹泻】1.发生原因:(1)注入鼻饲液量过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2)鼻饲液未妥善保存,发生变质。(3)鼻饲液配置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造成污染。(4)注入的鼻饲液速度过快,浓度过高,温度过高或过低,刺激肠蠕动增强。(5)患者对某些营养物质不耐受而致腹泻。2.临床表现:大便次数增多,部分排水杨便,伴或不伴有腹痛,肠鸣音亢进。3.预防:(1)防止鼻饲液的浓度过高、进食量过多、进食速度快而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2)鼻饲液要现用现配、妥善保存,防止室温过高,引起发酵变质。(3)鼻饲液配置过程中防止污染,食物及容器每日煮沸灭菌后使用。(4)注意鼻饲液是否新鲜,有无异味或沉淀。(5)鼻饲液温度以37~42℃最适宜。4.处理流程:病情加重者应暂停喂食→遵医嘱用药→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大便大量、性状、排便次数→记录【并发症四、胃出血】1.发生原因:(1)鼻饲注入食物前抽吸胃液用力过大,损伤胃黏膜,导致微血管破裂。(2)患者躁动不安,体位不断变化,胃管反复刺激引起胃黏膜损伤出血。2.临床症状:(1)轻者——胃管内抽出少量鲜血。(2)出血量多——陈旧性咖啡性血液。(3)严重者——出血性休克的表现。3.预防:(1)鼻饲时间不宜过长。(2)鼻饲前抽吸胃液力量要适当。(3)牢固固定鼻胃管,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可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4.处理措施:停止鼻饲→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记录【并发症五、胃潴留】1.发生原因:(1)一次性鼻饲量过多或两次鼻饲间隔时间太短。(2)胃内容物多,加之胃肠消化功能差,胃蠕动减慢,排空障碍导致食物潴留在胃内。2.临床症状:腹胀、鼻饲前抽吸胃液可见胃潴留量>150ml,严重者可引起胃食管反流。3.预防:(1)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先抽吸,以了解胃是否以排空,若残留量>100~150ml提示有胃潴留,需延长输注间隔。(2)定时定量鼻饲,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3)每次鼻饲结束后协助患者取高枕卧位或半坐卧位,防止食物反流。(4)病情许可时鼓励患者多活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慧源书苑+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事业,爱好互联网行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