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走丢怎么办荆林中心幼儿园毛晓燕【设计意图】安全教育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问题,如今社会形形色色,诱惑颇丰,对于一个3-4岁的孩童来讲,他们的防护意识几乎很低,除了平时在爸爸妈妈的教育下懂得基本的防范意识外基本上都是为零。为了增强孩子们的防护意识,提高对陌生人的警惕,我设计了这节《走丢怎么办》,通过童谣让幼儿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教学童谣】【目标预设】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走丢的朋友想出最适合的办法2、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兴趣。【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知道不能和陌生人说话2、物质准备:关于走丢的视频【活动重点】帮助走失的小朋友想出寻求帮助的最适合的办法【活动难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活动过程】1.通过视频了解最基本的走丢了怎么办童谣:走丢怎么办商场里,人太多,妈妈不见了,陌生人,不说话,售货员阿姨帮助你。公园里,人真多,妈妈不见了,站原地,不要走,等着妈妈来找你。大街上,车辆多,妈妈不见了,不哭闹,不着急,警察叔叔帮助你。师:视频里有三个小朋友走丢了,迷路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她们。播放视频在马路上走丢的情景(十字路口)提问:小朋友在哪?他怎么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小结:1.引导幼儿帮助朋友,激发关心他人的情感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结:在马路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还可以请警察叔叔帮忙。2.幼儿自由讲述经验播放在小区走丢的视频情,请幼儿自主发言说一说。小结:可以在原地等,也可以找小区里的门卫伯伯,让他们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或家里人,让大人来领你3.观看视频了解在公共场所走丢怎么办播放超市走丢的情景(大卖场),幼儿自由的说一说走丢该怎么办。小结:在超市里可以原地等也可以找营业员和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小喇叭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在那里,然后来领你。4.活动延伸走丢了以后,爸爸妈妈会很着急,我们都不想把自己弄丢,那么我们平时和家里人一起出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