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张燕审核:刘芸七《幼时记趣》课堂教学活动单(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准确顺畅朗读课文。2.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及意义。【课前预习检查】1.走近作者。沈复,清代作家,字三白,号梅逸,苏州人。《浮生六记》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共六篇,故名“六记”。书中对山水园林、饮食起居均有独到的评述。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藐小()鹤唳()怡然()土砾()丘壑()庞然()童稚()项为之强()【活动方案】活动1:初读课文,体会停顿(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及句子停顿,适当标记。(2)学生朗读课文(用笔圈出仍有疑难的字词→请教小组同学→各小组将其中最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词板演到小黑板上供全班同学参考→同学将重要字词整理在下面)活动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顺畅第1页共3页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张燕审核:刘芸(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顺畅→小组内个体展示读→小组尝试以自己的方式朗读展示→小组间朗读大比拼)(每小组可任意选择自己所要挑战的小组进行比赛和点评)活动3:结合注释,逐句翻译课文(方法提示:结合注释、运用所学、反复朗读、联系揣测),(组长筛选出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板示到小黑板上,向其他小组求助→个人思考各小组板示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互相订正、互相释疑)(1)翻译下列句子: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私拟作群鹤舞空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徐喷以烟作青云白鹤观以丛草为林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2)记录疑难:七《幼时记趣》课堂教学活动单(第2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文言知识,加强识记。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第2页共3页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张燕审核:刘芸【活动方案】活动1:我爱朗读(小组成员分节接力朗读课文→由组长组织评出本组“今日朗读之星”→各组“今日朗读之星”齐读课文)活动2:看谁记得牢(小组长分配任务,组内两两互背课前整理的句意,在难记忆的词语旁标注“☆”→针对未掌握的词语,自主理解,加强记忆→全班进行翻译竞赛)活动3:探究童趣(1)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作者写了哪几件童年的“物外之趣”,试用四字短语进行概括(2)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些“物外之趣”?文中所叙“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童心童趣?(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将结果写在黑板上→出示小黑板,参加全班交流,选出概括得最好的小组。)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