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阅读答案 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③以荻④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 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 分) 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无从致书以观 ③ 弗之怠④家贫无资 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释,推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号)(4 分) 假①借。②宽容。③假如,假如。④非正式的。 答:() 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篇章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回答下面问题:(6 分) (1)平常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______________(3 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常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3 分) 答案 ① 因此②得到③懈怠,放松④钱财(4 分,各 1 分) ① B ① 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② 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⑴C⑵ 例一: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