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万名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工作督查情况小结根据临教明电[2015]103号工作安排,为认真落实《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皖教基[2010]6号)、《临泉县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和养护考核指标体系的通知》(临教[2013]183号)和《临泉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万名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意见》(临教[2015]166号)文件精神,检查组第三小组采取听汇报、看资料、访学生、问教师等不同形式对临泉县西片区的12个乡镇(各乡镇中心校及所辖的一所村办小学)及临泉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的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和养护工作、万名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督导。针对一些学校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当场表彰,值得推广或借鉴的经验进行了汇总并及时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出,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指出了工作的目标。具体情况如下:一、取得成绩:在12个乡镇中心校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和养护工作检查中,常规资料建设已步入正常轨道,基本上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照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和养护指标体系,整理装订入盒。在随机抽取的乡镇中心校所辖的一所乡村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和养护检查中,很多学校都能按照要求,常规管理规范,且在具体工作中有所创新。例如迎仙中心校、庞营中心校、黄岭中心校、张营中心校都能及时制定出台乡镇中心校“全体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计划、组织等相关文件,为全乡镇辖区学校的留守儿童工作指明了工作方向。张营乡于小小学的教师冯晓楠,利用所学心理学专业知识,对留守儿童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健康个案辅导,记录详细,问题探究准确,辅导方法得当,情况分析合理,阶段总结及时,并能对辅导的留守儿童进行辅导追踪,及时进行反思。形成了一个完整、详实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个案案例,为乡镇中心校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成功案例。也为我县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养护工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心理疏导案例。姜寨中心校、庙岔中心校、张营中心校、鲖城中心校在整理资料入盒时独创性地在文件盒里打印(或手写)出盒内材料目录,使查阅资料人可以一目了然。白庙中心校2015“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经典诵读活动、禁毒教育活动,庞营中心校文艺汇演活动,瓦店陈庄小学学雷锋活动,韦寨中心校学雷锋树新风自愿活动、清明节祭扫先烈活动,黄岭张庄小学的心理咨询活动,庙岔前范庄小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庙岔一小的“两人三脚”小游戏活动,鲖城三小的“读书会”活动是乡镇留守儿童活动案例的缩影,展现了当代留守儿童在教师、社会、学校、家庭等的集体关爱下的健康而快乐的生活画面。姜寨中心校的留守儿童简报更是别具风格,集中整理出版近阶段留守儿童活动开展的情况,图文并茂,主题鲜明,内容详实。二、特色案例、工作事例:张营于小小学的心理辅导案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从心理辅导室的建立和设置都符合心理辅导要求。我们知道,心理距离是每一个人的社会生存本能要求,距离大容易产生生疏感,距离近又容易产生侵袭感,如何掌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心理辅导的关键,这是心理辅导特定情况下的特殊要求,于小小学心理辅导教师冯晓楠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巧妙利用办公室空间设置了一个独立而又温馨的心理疏导室,为下一步的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提供了物质保障。在此基础上,冯老师利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有利专长,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留守儿童制定不同的心理辅导方案,心理症结分析详细,疏导方案制定可行,通过心理疏导的三个环节,为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打开了心结。庞营乡中心校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既是对前期留守儿童工作的总结,又是对今后留守儿童工作的鞭策,找出优点,看到成绩,使每一位教师看到工作实绩,产生工作成就感,指出问题,排查不足,让每一位教师产生工作危机感,有压力才有动力。黄岭中心校谷春雨校长在百忙中依然带头进行留守儿童结对帮扶,黄岭中心校七(3)班冯念念、张文龙同学在谷校长的亲力亲为下,这两名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方式、心理状况得到了矫正。黄岭中心校侯俊峰主任在帮扶八(2)班学生孙丹丹时,与学生一起查摆问题,找出困惑,通过一次次谈话,一次次交流,使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