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龙和平2015.1.13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苏湾镇中心小学龙和平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把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语文能力同等重要。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规范语言—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功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应让学生爱读普通话,读准普通话,规范学生的语言。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师应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带动学生说普通话,指导学生说准普通话,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一节课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包括提问、讲解、与学生对话等。当学生用方言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示意中止,特意用普通话给他们作提示,并作示范;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普通话不标准或语法不规范的现象时,在适当的情况下,教师应及时让其中断,并以标准的普通话予以纠正,让学生跟着读,读到准确为止。这不但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语言,还有利于端正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走上课堂只用普通话、用准普通话的正常轨道。课外鼓励学生用普通话交流,教师亲自投身到学生中去,如打招呼、谈话等,教师应主动运用普通话,调动学生说普通话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乐说,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出现的语言不规范现象及时加以纠正、指导。同时结合班级实际开展如: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赛、辩论会等活动,增强学生讲普通话的意识,提高讲普通话的能力。其次,努力调动学生对生活语言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需要给学生提供或指导搜集一些有关交际内容的语言材料如指导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等,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语言实践。再者,对学生的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等教师应进行精当指点,如语言要准确、连贯,说话态度要诚恳,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并作出相关的回应等,同时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的局面,使学生的口头语言变无序为有序,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连贯的几句话或一小段话,并且用词准确恰当。二、课堂教学—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其实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1、利用口语交际课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教师应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接近学生已有经验的话题使学生有话可说;在口语交际课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这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起着重要作用。2、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课堂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学习生活天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的阅读实践可以在质疑、讨论、评价、复述等环节中进行,这正是训练学生口语能力的良好机会。因此,应充分重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复述课文中加强口语训练,不论学生复述得怎样,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的途径很多,还有如引导看图说话、组织评议等等,教师应精心地去发掘,有目的地训练,这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社会实践—口语交际训练的大后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1、考察活动。如组织外出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2、服务活动。如组织慰问、做好事等活动;3、联欢活动。如与校内外小朋友联欢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除了做好上述几方面工作外,还要注意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