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课时目标: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10个生字和10个二类字,重点关注“没、倒、姓、性”的读音,关注“治、洪、制”的字形,并能正确书写“治、制”两个生字。3、能结合课文,展开想象,用多种方式理解“无家可归”、“安定的日子”、“代代相传”的意思。4、初步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伟大,尝试背诵第1段。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2、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治、制”。3、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洪水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象形字:水)。小朋友,还记得它吗?说文解字“洪”。2、(相机出示:洪水)教学“洪”。洪水见过吗?3、没见过不要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观看洪水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滔滔的洪水)。你们看,洪水本来就很大很急很猛烈,滔滔都是三点水旁,又给这洪水加入了水,这样水就更大啦,真是太可怕了。4、可是有一个人却不怕这凶猛的洪水,他是谁呢?他就是生活在四千多年前的禹,人们都叫他大禹(跟老师写课题)。他不仅不怕洪水,还敢去治水。(红笔标出“治”)5、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神话故事(读题:大禹治水)。教学“治”:治在古时候是一条河的名字,所以它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个台字。跟老师写一写。【设计意图:图片让从未经历过洪水的学生对洪水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自然地引出课文中的生字和词组,借助图片进行理解。】二、由词到句,初步感知。1、这个故事发生在四千多年前,里面讲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一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好的小朋友坐端正,向老师笑一笑,明白了吗?2、老师收获了四十张可爱的笑脸,心里真开心。可是,这篇故事中有那么多的生字障碍,你们都克服了吗?3、出示第一组词语:淹没农田冲倒房屋无家可归(1)指名读。认识多音字:没倒(2)指名读,齐读。(3)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指名读。老百姓耕种的农田没有了,居住的房子没有了,他们只能逃到……(学生自己说),这就叫做“无家可归”。(4)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太多太大的灾难,我们一起读。(拿起书,读第一自然段)。【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想象,失去家园的百姓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从而理解“无家可归”。】4、所以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是怎么治理的呢?(1)出示第二组词语:察看走遍劈开引导挖通读词。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大禹治水过程的,但是老师一不小心把它们的顺序打乱了,你能给我重新排列一下吗?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2)按顺序出示:走遍千山万水察看水流地形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你能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将治水的过程说一说吗?出示:大禹先是(),再(),然后(),(),最后()。是啊,治水的过程是由先后顺序的,千万不能随意打乱。(3)指名读第2自然段。【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给词语排序的方法,一则训练了默读,二则让学生了解治水的过程是有顺序性的,这些动词时不能够随意调换位置的,同时也练习了说话。】5、引读第三自然段,标出红色的数字,你们看,短短两句话就出现了四个数字,这四个数字会说话呢,它们告诉小朋友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板书)6、出示第三组词语:制服安定伟大英雄代代相传正音。(1)出示句子: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伟大英雄。指名读。(2)教写“制”。(3)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会干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这就是老百姓所向往的(生:安定的日子)。这种日子是谁带来的?(大禹),所以大禹的名字从四千多年前一直传到了今天,这就叫(代代相传)。【设计意图:制的教学由古字进入,便于记忆和加深印象。同时,通过上下文和学生的想象经验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体现了课标精神。】三、总结全文,巩固生字。1、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一个神话故事《大禹治水》,我们知道了:(出示填空)很久很久以前,滔滔的洪水(),(),害得老百姓()。我们认识了治水的伟大英雄禹和他著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2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