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蒲公英(第二课时)丹阳市访仙中心小学彭力群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嘱咐”造句。3、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实事求是,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二、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明白太阳公公的嘱咐;领悟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要有辨正的思考能力,不可一味的,盲目听从,别人说得对的,我们要虚心接受,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诗文对照学习第一自然段:1、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蒲公英》2、多媒体介绍导入:小朋友,金色的秋天到了,黄色的蒲公英花瓣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妈妈准备了许多降落伞,送给自己的娃娃,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乘着风儿出发了。这是多美的情景呀!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小诗送给大家——3、欣赏画面,生自由读。4、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5、课文第一自然段也写到了这一情景(出示第一段字幕)谁来读?6、交流:(1)多媒体出示蒲公英图片,想一想:①“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生:蒲公英的种子)②“花托”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是绒球?(2)多么可爱的蒲公英,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7、品诗读文。1)看图:同学们看,这些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里去。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多激动,多么愉快!谁来读一读?(生:激动、愉快)指名读——评议。2)读得真好,你们看,同一个内容,我们既可以用一首小诗来赞美它,也可以用一段短文来描写它。在平时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创作。(1)女生,让我们用诗的形式来朗诵一下。(2)男生,我们一起来读短文。二、情境感悟读,学习第二段:(一)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小小蒲公英飘呀,飘呀,太阳公公看见了,是怎么说的?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太阳公公说的话。2.小蒲公英要出远门了,太阳公公是怎么说的?出示图文,指名读: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1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1)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什么地方不能去?什么地方能去?2)谁知道沙漠是怎样的?(很热的,如果走上去,会很烫。是沙子做成的,点水也没有。很干很干。)一起看看图。看着看着你的脑海里出现了那些词?沙漠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金光,所以太阳公公说,沙漠是?(金光闪闪。)3)那太阳公公说湖泊是什么样子的?(银花朵朵。)一起看图。阳光照耀下的湖面闪着银花。还能用哪个词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微波粼粼)3、学习关联词:“只有……才……”并造句。1)太阳公公告诉小蒲公英们,除了黑黝黝的泥土,其它地方可以去吗?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多媒体出示书中“只有……才……”的句子。)2)谁能用只有……才……造句?4.读得真仔细!太阳公公这样反复交待不该怎样应该怎样课文中用了个词儿?(嘱咐)1)看看这两个字有没有共同点。(都有口字旁。)为什么?(因为都用嘴巴说。)2)能不能换成“教育”、“命令”或“吩咐”?(生:不能,这里是太阳公公对小蒲公英说话,是长辈对晚辈说话,当然用嘱咐。)(生:太阳公公讲话很亲切,而“教育”、“命令”和“吩咐”不能表示讲话亲切。)(生:“教育”一般是老师对学生是教育,而“命令”和“吩咐”一般是上级对下级,都不亲切,所以不能换成“教育”“命令”或“吩咐”)3)想想,平时谁嘱咐过你?生:早上出门,妈妈嘱咐我注意安全。生:妈妈嘱咐我,每天要完成作业。4)听了爸爸妈妈的嘱咐,你觉得心里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很关心我们。5)是呀,太阳公公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当他看到小种子们就要离开妈妈温暖的怀抱,独自飞往广阔的天涯海角,这一路上会遇到许多的诱惑、困难甚至危险,太阳公公是多么地不放心啊!所以他要亲切地嘱咐,左叮咛右交待,你能把太阳公公的这份关心的心情读出来吗?(自己练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