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浅谈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艺术信息管理学校西院高三徐洪亮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工作岗位六年了。六年里,在学校领导、指导老师和各位老教师的帮助下,我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从最初的一无经验,到现在逐渐有了自己的一套育人方法。在这套育人方法中,对我来说最行之有效、收获最丰的就是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法。师生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是直接影响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最主要因素,而班主任能否了解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并不断地与之交流沟通则是影响师生间关系的直接因素。记得我曾经带过一个电脑美术班,这个班的学生的思想既有美术学子身上特有的狂妄与偏激,又有十五、六岁少年的敏感与逆反。学生的个性特点正处于即定型时期,情感复杂而多变,稍一不慎,就可能造成师生间的隔阂以及无法弥补的情感裂痕。在与学生近三年的情感磨合里,我逐渐摸索出了他们一些情感变化规律以及与之进行情感沟通的几种方法。首先,主动创造一个学生向老师说心里话的机会。职高校的特点,学生没有晚自习,又不住校,他们每天早晨上课十五钟之前到校即可,下午两、三节课后就可以放学回家,学校有明确的静校时间限制。这中间能让学生与老师随意交流的机会很少,无形中给班主任了解班级、了解学生的情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刚接班主任的近两周的时间里,我几乎没跟学生聊过天,每天跟学生见面不是布置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就是布置日常管理工作或上课等等。有一天,一个学生告诉我:“徐老师,我想跟您聊一聊。”我说:“好呀,那你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吧!”那天,我跟这名同学聊了一个多小时,他跟我谈了好多对班级工作的看法和建议,并且告诉我:“徐老师,我觉得您可能大学刚毕业,没什么工作经验,尤其是面对我们这些考不上普高才考职高的学生。您对待我们的方式,更像是对待比较自主比较成熟的大学生。其实我们只是一群学习自觉性很差,而玩起来却很疯的孩子。您要是从一开始就对我们抱以很高的期望,结果可能会让您很失望。有时候,您需要多了解我们的想法,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他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首先,他让我了解到学生们对班级管理有多么重视和挑剔;其次,他让我知道了班级工作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们自身对班级工作的一些虽不成熟但却比较新鲜的想法;再次,他让我了解到学生们对班主任评价的重视,以及渴望展现自身才干、渴望被重视受承认的迫切需要。那么,怎么才能给学生充分抒发自己见解的机会呢?让他们自已在同学面前当众表现,他们又不愿意。无意间看到桌上同学来信,我灵机一动,何不给每人设一个小日记本,让学生们每周交一次,写上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个想法很快付诸实施,利用班费,我给每个学生买了一个精美别致的小日记本。学生们每周写一篇,起先只谈对班级管理的意见,谈对某项活动的看法,谈对老师们的要求,谈自己学习上出现了什么问题,谈班干部们的表现等等;逐渐地,他们开始谈起了自己的一些不想让父母知道,却又希望听听别人(尤其是长辈)意见的小秘密,有时候,甚至还会对我这位班主任平时的言谈举止甚至服饰发型发一通议论。哈,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而我,每周五收上来后,利用周末的时间从头阅读一遍后,再挑几篇重点的,写一些评语或鼓励的话,甚至是一首诗或者一副带有勉励性质的对联。星期一早晨,我再将日记本返回学生手里,并利用下午班会时间,回答一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学生苦恼地向我讲述学习的痛苦,说自己的脑子笨,怎么学也学不好,怎么办呢?我回答他,这世上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认真学的、或学习方法不得当的学生,然后给他提了一些关于学习方法的建议,并在最后引用蒲松龄先生的一幅名联送予他:“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尽吞吴。”结果,这位学生第二天特意将对联写到了班级后墙的板报上,说要与全班同学共勉。更有一次,我应大多数学生都曾在日记中提到的请求,利用班会剩余的一点时间,给他们讲起了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并在最后总结到:“从小学念到高中,若最后不能到大学走一遭,会是你们人生最大的遗憾。”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