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铜银金铝第三章第一讲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通性存在分布化合态化合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存在形态。大多数金大多数金属元素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化合态存在;存在;游离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的形态存在。金、铂金、铂等少数极不等少数极不活泼金属以活泼金属以游离态游离态形式存在形式存在铁矿铜矿钾钠砂石铂矿金矿粉地壳中含量由多到少的元素是(前三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元素。氧、硅、铝铝金属使用的早晚与金属活动性关系金属使用的早晚与金属活动性关系-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100020003000AuAgCuSnFeZnAlMgNaCaK年代年代商朝司母戊鼎春秋时期的铁锄和铁器现代用电解法冶炼铝金属使用的早晚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关物理通性2、金属的颜色、光泽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4、延展性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压拉化学通性1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2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3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4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5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一、金属的通性2、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MgAl金属最外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反应中很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做还原剂)***最外层电子情况会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3、分析下列图片,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②镁条燃烧③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④镁条与稀盐酸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2Mg+O2=2MgOCu+2AgNO3=Cu(NO3)2+2AgMg+2HCl=MgCl2+H2↑1.钠与氧气的反应讨论:从以上实验,我们了解到金属钠的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实验3-1从煤油中取一小块金属钠,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实验现象.现象:切口处可观察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二、金属的性质物理性质:1.为银白色的固体2.质软(硬度小)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常温Na的性质3.密度比煤油大钠必须保存在隔绝空气环境中,钠必须保存在隔绝空气环境中,实验室将钠保存在实验室将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煤油或石蜡中中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现象: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黄色火焰,生成火焰,生成淡黄色淡黄色固体固体2Na+O2Na+O22======NaNa22OO22△△特殊的氧化物——过氧化钠:Na2O2+1-1加热后反应加热后反应------------实验实验3-23-2钠还可以和其他非金属单质反应,如钠还可以和其他非金属单质反应,如ClCl22、、SS2Na+Cl2Na+Cl22==2NaCl==2NaCl2Na+S==Na2Na+S==Na22SS点燃点燃22、铁、铝和镁分别与氧气反应、铁、铝和镁分别与氧气反应(1)铁与氧气在常温下缓慢反应,生成疏松氧化层—氧化铁(红褐色Fe2O3)4Fe+3O2==2Fe2O3(2)镁和铝与氧气在常温下能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2Mg+O2==2MgO4Al+3O2==2Al2O3铁丝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黑色)点燃3Fe+2O2==Fe3O4现象:现象:铝箔熔化,表面失去铝箔熔化,表面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铝。即使打磨过的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铝。即使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也会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铝箔,在空气中也会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构有薄膜的构有薄膜的AlAl22OO33的熔点(的熔点(20502050℃℃)高于)高于AlAl((660660℃℃)),没有熔,没有熔化,包在铝的外面使熔化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化,包在铝的外面使熔化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加热铝箔加热铝箔实验3-6现象解释:现象解释:资料卡片:铝的氧化膜----采用化学方法对铝表面的氧化膜进行处理,得到应有更广泛的金属材料。小结: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常温加热4Na+O2==2Na2O2Na+O2==Na2O22、铝与氧气的反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