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知识讲座人民调解知识讲座济源市司法局赵涛基层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一种解决人民群众矛盾纠纷的方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施人民调解制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现在有请司法局XXX对人民调解制度做一个详细的讲解和说明。一、什么是人民调解说到人民调解广大人民群众可能都知道,但是问到究竟什么是人民调解,人民调解的具体内容的时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我将对这些内容做一个具体的介绍与说明。人民调解是人民群众运用自己的力量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自治活动。具体来说,它是在基层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群众自治活动。人民调解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完善和实施有利于我国基层司法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更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护。目前我市的人民调解组织主要包括市、镇(街道)、村(居)三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镇(街道)级调解工作主要依托基层司法所。他们为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组织保障,从而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调解准备包括选定调解主持人、调解核实纠纷情况、拟定调解方案。(三)实施调解。实施包括确定调解场所;调解的步骤主要包括告知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陈述、实施调解、达成协议。(四)达成调解协议。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的纠纷,达成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或者当事人要求制作书面协议的,应当制作书面调解协议。简单的纠纷也可达成口头协议。口头协议,一般应当是即调即结,避免留下后遗症。调解协议应当场制作,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权利义务、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和期限等内容,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调解主持人签名,调解委员会盖章后生效。调解协议书一式四份,其中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调解组织留存一份,报镇(街道)司法所备案一份。达不成调解协议。人民调解委员会尽管做了大量工作,但双方当事人没有就纠纷解决达成一致意见。这种情况下,人民调解委员会不能久调不决,要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告知当事人向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向基层人民政府申请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帮助打不起官司的当事人寻求法律援助。四、人民调解的优越性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制度,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民间调解的传统,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所以我国的人民调解有很大的优越性。具体好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利于及时化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设在行政村(居)、镇(街道)受理后调解人员及时介入,纠纷及时得到解决,可以减少解决纠纷的时间。如果我们遇到纠纷到法院打官司,要先经过立案然后还要经过一审甚至二审,有的还要经过审判监督程序,解决一件纠纷要花的时间相对较长,十分费时费力,而人民调解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有利于节省诉讼费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不收费。公民遇到纠纷,找人民调解组织解决,不交任何费用,就能达到解决矛盾纠纷的目的,为此而省下一大笔诉讼费开支和交通费等费用。打一个官司,双方都要付出昂贵的诉讼费用比如立案费、律师代理费、诉讼费等等。所以相当一部分公民是打不起“官司”的,既使打得起“官司”,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并且最后自己的权益还不一定会得到很好的保障。(三)有利于化解纠纷产生的“恩怨”。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矛盾纠纷,双方当事人经过调解员的劝解、疏导、说服,逐步消除隔阂,并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可以比较彻底地解决纠纷。如果通过诉讼程序则双方很可能因为这个纠纷导致以后成为所谓的冤家甚至仇人,这样不利于社会矛盾得到彻底的消除,不利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