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计划(修订版)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目录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二)发展环境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总体要求三、主要任务(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2.促进工业产业升级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4.全面推进信息化(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1.加强重点领域和区域自主创新2.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3.健全创新支撑服务体系4.加快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5.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工作(三)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1.优化提升外源型经济2.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四)加强区域协调与合作1.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2.提升珠三角发展水平3.加快两翼和山区发展4.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5.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五)统筹城乡发展1.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第1页共42页2.提高城镇化水平3.统筹城乡建设4.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5.深化农村改革(六)发展教育文化和人才事业1.推进教育现代化2.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3.壮大人才队伍(七)构建绿色广东1.加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2.加强环境综合治理3.加强生态保护(八)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1.完善交通运输网络2.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九)深化体制改革1.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4.探索地方金融体制改革5.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促进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维护社会公平3.加强卫生体育和人口工作4.保障公共安全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6.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四、重大工程(一)综合运输工程(二)能源保障工程(三)水利建设工程(四)自主创新工程(五)现在重化工程(六)服务业工程(七)农村建设工程第2页共42页(八)环保生态工程(九)文化发展工程(十)平安保障工程附件1:XX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附件2:XX省“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表(略)2006—2010年是我国和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十一五”规划,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中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促进XX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对于XX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纲要根据《中共XX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尤其是“十五”时期的发展,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重点任务如期完成,为在“十一五”时期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居全国前列。“十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2005年达到2170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3616元。2005年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收入达4432亿元。对外贸易持续较快增长,“十五”期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3%,2005年达4280亿美元。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2005年,三次产业比例为6.3∶49.5∶44.2.县域经济取得新突破,农业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工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9.3%,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44:56,汽车、石化、机械等一批重点项目第3页共42页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强。通信、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3.区域协调和合作发展迈出新步伐。山区经济增长呈现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良好势头。东西两翼临海优势逐步得到发挥,临港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广州、深圳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加强,珠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合作在cepa框架下全面展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正式启动并顺利推进。4.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提前一年实现地级市通高速公路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