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技部内部调研报告VIP免费

科技部内部调研报告_第1页
1/4
科技部内部调研报告_第2页
2/4
科技部内部调研报告新能源部分产业过剩就像两条腿走路,左脚走太快不怨左脚,右脚应该迈快一点。本报记者获悉,由科技部部长万钢亲自布置的两份内部调研报告已经完成。这两份报告以多晶硅提纯和风机设备设计规划产能与实际产量的比较,多组数据证伪了新能源产业过剩的说法。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20XX年行业预计多晶硅产量1万7000吨,将生产3.5gw光伏电池,预计需要消耗3.5万吨多晶硅,扣掉国内产量,还需要进口1万吨。不仅科技部对工信部关于对多晶硅过剩问题有不同判断,“国家能源局也是不同意过剩这个结论的,发改委内部对过剩问题也有不同看法。”但9月26日,由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的抑制产能过剩的若干意见表示,多晶硅是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多部委意见中表述的数据显示,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兆瓦。2008年我国多晶硅产能2万吨,产量4000吨左右,在建产能约8万吨,产能已明显过剩。这让刚刚起步的新能源产能陡然陷入过剩风波。非但不过剩反有万吨缺口。科技部下属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也向记者表示,将向国务院递交材料,反对多晶硅过剩说法(注:太阳能级晶硅以多晶硅为主,单晶硅仅有极少量)。因石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务院参事、国家科技部原秘书长,石的报告能直达国务院高层。“实际上我们的新能源发展刚刚起步,前景非常广阔。我国风电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比重还比较低”,月28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表示。“老早万钢部长就在系统内表态了,多晶硅和风机设备并不过剩。”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太阳第1页共4页能研究所所长崔容强向记者透露。科技部下属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研究院)目前承担了科技部对新能源是否过剩的调研。战略研究院报告负责人,该院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峰称,“科技部内部已就过剩问题正在展开深入的讨论。”不仅反对过剩论,报告坚持,晶硅生产能力不仅没过剩且尚存在缺口。本报记者获得的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的调研显示,虽然我国晶硅产能扩张很快,但由于建设周期以及市场波动的原因,晶硅产业一直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2008年,我国多晶硅环节产量为4500吨,多晶硅需求却超过2万吨,这就意味着四分之三左右需求还需依靠进口来满足。据其测算,如果20XX年国内的光伏电池产量即使保持在2008年2300兆瓦的水平,按照每兆瓦光伏电池需要12吨晶硅的行业平均水平计算,共需2.8万吨多晶硅。据估计,20XX年国内多晶硅产量有可能突破1万吨,这意味着还至少需要进口近2万吨多晶硅,才能满足国内的生产需求。一般理解,大型企业希望政府提高准入门槛,倾向于表示产业过剩,但国内一家大型多晶硅企业则站在反对过剩的一方,对记者表示,“多晶硅并没有过剩,但低端产品有在亏本销售。20XX年中国多晶硅全部产量才1万多吨,每年还要进口很多吨。今年上半年,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利润都不错”。刘峰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产能过剩论者的主要观点是,在高利润驱动下,过热的投资拉着多晶硅产能一路向上,从2001年的80吨,连翻数个跟头,冲到了2008年的4500吨。且目前在建总产能可能在8万吨以上,明显过剩于当前2万吨左右的需求。常州天合光能运营总监邹西原向记者透露,很多企业设备上了,但并没有完全开工。“大厂很可能在明年上半年都还蛮热的,小厂的订单都已经接到11月,当时银行贷款都下来了”。邹西原说,这是短期现象,但是多晶硅产能过剩可能因此进入高层关注视野。第2页共4页过剩的由来:又是统计口径“9·26”通知对于行业的影响立竿见影。一位接近法改委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银行听到过剩消息,马上就开紧急会议,对相关企业进行限贷”。该意见要求新建多晶硅项目规模必须大于3000吨/年,占地面积小于6公顷/千吨多晶硅,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这些苛刻的条件对先进入的大企业有利,但也直接抑制了新能源产业的市场准入。这也让多晶硅产业何以国家部委相关部门彼此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备受关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新能源协会负责人说,主要因为统计口径和出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科技部内部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