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劳动定员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作用。(一)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二)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三)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四)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2.为了实现劳动定员水平的先进合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定员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二)定员必须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1)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2)提倡兼职。3)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三)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四)要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宜(五)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六)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一、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制定企业定员标准,核定各类人员用人数量的基本依据是:制度时间内规定的总工作任务量和各类人员的工作(劳动)效率。即:某类岗位制度时间内计划工作任务总量某岗位用人数量=某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五种传统核定方法。(一)按劳动效率定员这种方法是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计算公式如下:×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定员人数=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1-1)例如,计划期内某车间每轮班生产某产品的产量任务为1000件,每个工人的班产量定额为5件,定额完成率预计平均为125%,出勤率为90%,则可直接带入上述公式,计算出该工种每班的定员人数:1000178(51.250.9定员人数=人)仍依上例,如果采用工时定额计算,工时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式是:工作时间班产量定额=工作定额(1-2)则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8/5=1.6(工时/件)定员计算公式变为:如计划期任务是按年规定的,而产量定额是按班期定的,可采用下面的公式:××8?×(每种产品年总数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定员人数=年制度工日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3)此外,在生产实际中,有些工种(或工序)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定数量的废品产生,计算定员时,为了把废品因素考虑进去,式(1-3)可改为:×÷1×8?×(每种产品年总数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定员人数=(计划期废品率)年制度工日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4)例如,某车间某工种计划在2017年生产甲产品100台、乙产品500台丙产品250台,其单台工时定额分别为20、30、40小时,计划期内定额箩成率为120%,出勤率为90%,废品率为8%,则该车间该工种的定员人娄为:(二)按设备定员这种方法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i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计算公式如下:××需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次数定员人数=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1-5)例如,某车间为完成生产任务需开动自动车床40台,每台开动班次为两班,看管定额为每人看管2台,出勤率为96%,则该工种定员人数为:(人)定员人数=4296.02240(三)按岗位定员按岗位定员具体又表现为以下两种方法:1.设备岗位定员。这种方法适用于在设备和装置开动的时间内,必须由单人看管(操纵)或多岗位多人共同看管(操纵)的场合。具体定员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看管(操纵)的岗位量。(2)岗位的负荷量。一般的岗位如果负荷量不足4小时的要考虑兼岗、兼职、兼做。高温、高压、高空等作业环境差、负荷量大、强度高的岗位,工人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这时总负荷量应视具体情况给予宽放。(3)每一岗位危险和安全的程度,员工需走动的距离,是否可以交叉作业,设备仪器仪表复杂程度,需要听力、视力、触觉、感觉以及精神集中程度。(4)生产班次、倒班及替班的方法。对于多班制的企业单位,需要根据开动的班次计算多班制生产的定员人数。对于生产流水线每班内需要安排替补的岗位,应考虑替补次数和间隙休息时间,每1小时轮替一次,每岗就定2人,采用2人轮换;一人工作,一人做一些较轻的准备性或辅助工作,对于多人一机共同进行操作的岗位,其定员人数的计算公式如下: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工作班时间工作时间的总和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班定员人数=(1-6)式(1-6)中的“生产工作时间”,是指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和准备、结束工作时间之和。例如,某车间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