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散步(sàn)嫩芽(nèn)瘫痪(tān)霎时(shà)B、攥着(zhuàn)怦怦(pēng)烂漫(màn)匿笑(nì)C、憔悴(qiáo)脸颊(jiá)沐浴(yù)祷告(dǎo)D、花瓣(bàn)并蒂(dì)攲斜(qī)菡萏(dàn)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3分)A.分歧瘫痪憔悴不可抗拒B.决别仗义脸颊形影不离C.攲斜徘徊海鸥美不胜收D.惭愧辉煌并蒂蛛丝马迹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D.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5.下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好吧,就明天。”我说。B.“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C.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真实写照。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3分)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B《荷叶·母亲》选自《冰心全集》。作者冰心,是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超人》。C《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原书是宋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D《我的老师》选自《魏巍散文选》,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二、古诗文阅读(9分)阅读古文,完成下列题目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⑩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3分)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C、曲肱而枕之D、学而不思则罔第Ⅱ卷非选择题请把第Ⅰ卷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三、文言文阅读:(18分)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师旷论学》)10、解释下列黑体的词。(4分)①恐已暮矣()②盲臣安敢戏其君乎()③臣闻之()④善哉()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题号123456789答案(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五、请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我与地坛》)(材料二)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梁晓声《母亲》)(材料三)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