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时跟踪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美国国营铁路公司、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日本国营NHK电视台、联邦德国国营铁路”等信息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直接背景是()A.西方社会危机十分严重B.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盛行C.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显著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解析:根据题干中四国的主要信息特点分析,其共同点是“国营”企业。这是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体现。其产生的背景应归结为西方社会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家只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才能缓解这些危机。故选A。答案:A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B.反对消费C.主张经济自由放任D.反对国有化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反对经济自由放任等,罗斯福新政其实就是凯恩斯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纷纷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答案:A3.(2018·山东济宁高三模拟)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出现了一次市场革新,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花他们还没有挣到的钱。此次革新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国家干预深入到个人生活B.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C.人们对政治稳定充满信心D.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解析:题目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即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发展,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导致“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即国家政策的干预介入生活产生的影响,故A项正确;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是指1947年马歇尔计划,排除B项;20世纪50年代处于美苏冷战的时期,西欧受到外来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控制,C项中“政治稳定”表述不确切;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是在1951年,排除D项。答案:A4.(2018·浙江余姚高一质检)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西方学者到日本考察,探求企业成功的秘密。下列对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已经确立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B.采用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C.政府掌握经济政策的决策权D.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解析:战后日本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确立了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同理,日本体现了强力的国家干预和主导作用,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是美国克林顿时期的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5.(2017·全国卷Ⅲ)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解析:结合材料中的“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联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可知,尼克松所说的“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是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A项正确。答案:A6.马克思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股份公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股票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有B.企业的决定权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C.是当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