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物理十月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车处于静止状态,它没有惯性B.车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C.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不受力的作用D.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它只受到摩擦力2.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D.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3.如图1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2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5.某同学在测量蜂蜜的密度实验中,下列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B.将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蜂蜜,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蜂蜜的总质量m2C.将烧杯中蜂蜜倒入一部分在量筒中读出体积为VD.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蜂蜜的质量m36.如图3所示,是某同学使用同一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过程中的一个情景.其中压强计U型管中可分别装酒精、水或水银.根据当时情景你认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比较丙、丁可知该同学所探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B.比较甲、乙、丙可知应控制液体的密度和金属盒的深度一定C.压强一定时,为了让U型管中显示高度差最大应在U型管中装水银最好D.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7.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下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们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明显的达到探究目的的是A.①③⑥B.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8.如图4,有关托里折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粗玻璃管换成细玻璃管,则水银柱将会上升B.将玻璃管倾斜一点,水银柱的长度变长C.若管内混有空气,则测量值偏大D.若管顶穿一小孔,则水银将从小孔中流出9.下列估测值与人体的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A.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103PaB.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则一个中学生的体积大约500dm3C.一个正常人动脉血管的收缩压约90~120mm汞柱D.人手的前臂是一个省力杠杆10.如图5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其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A.5NB.8NC.10ND.16N11.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p.如图6所示,若用力F将A向右稍微移动一点,则推力F和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A.F不变,p不变B.F不变,p变小C.F减小,p不变D.F变大,p变小12.有一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压强是p,如图7所示.若切去阴影部分,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A.F、pB.F、pC.F、pD.F、p13.在图8中,甲、乙两个滑轮组都是由相同的滑轮组合而成的,如图丙:大轮重10N,小轮重5N,连杆重1N.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提起同样重的物体(G=500N),如果忽略摩擦力和绳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129NF2=133NB.F1=129NF2=129NC.F1=133NF2=133ND.F1=133NF2=129N14.如图9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4: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A.F,pB.F,pC.4F,pD.F,4p15.小华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0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小华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风速为v1,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1,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乙所示;改变风速后,风速为v2,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2,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丙所示.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比较v1与v2、p1与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1<p2v1>v2B.p1>p2v1<v2C.p1<p2v1<v2D.p1>p2v1>v2二、填空与作图(16~20题每空1分,21~24题每空2分)(共40分)16.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