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页北师大蚌埠附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八年级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如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可通过(填序号)的方法,减小测量的误差。(选填:①选用最小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②选用量程更大的刻度尺;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2、单位换算:54km/h=m/s15nm=m3、山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时,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他们之间是相对的,他们相对于地面是的。(选填“运动”“静止”)4、“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琴声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5、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为(填“晶体”或“非晶体”),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的冰将(填“变多”“变少”或“不变”).第5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6、平静的湖面上能够映出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儿,人站在湖边能看见水中的鱼儿与鸟儿在一起“嬉戏”,看见水里的“鸟”是光的现象,看见水中的“鱼”是光的现象。7、如果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度,反射角为度。8、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填“正立”或“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9、如图,小明透过凸透镜观看书上的文字。要想使看到文字变大些,他应该将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书。小明再将此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一近视眼镜(如图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可以把光屏(选填“靠近凸透镜”或“远离凸透镜”),像又清晰了。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0、用斜面和小车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小车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7cm/sB.8cm/sC.9cm/sD.10cm/s11、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12、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口鼻周围冒“白气”,关于“白气”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周围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人体内呼出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人体周围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D.人体内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13、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14、下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湖中倒影B.日食现象C.海市蜃楼D.雨后彩虹15、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s1=s2B.s1<s2C.h1>h2D.h1=h216、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1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A.10mm之外B.略小于50mmC.略大于50mmD.等于50mm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密.....................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