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电化学Ⅱ班级姓名1、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2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1,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端导线中均通过0.02mol电子,若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产生气体的体积:①>②B.两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②>①C.溶液的pH变化:①增大,②减小D.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2H2O+O2↑+4e-;②中阴极:2H++2e-=H2↑2、某化学课外学习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简易装置见右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一段时间后,往蛋壳中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呈红色B.蛋壳表面缠绕的铁丝发生氧化反应C.铁丝表面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蛋壳可阻止生成的氯气与氢气、氢氧化钠溶液接触3、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0.1molB.0.2molC.0.3molD.0.4mol4、某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滴入几滴石蕊溶液后,用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混合溶液,根据电极产物,电解过程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阴极自始至终只产生H2B.电解过程中,溶液颜色呈现红色→紫色→蓝色的变化C.电解过程中,Na+和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D.第一阶段中阴、阳两极产生的气体混合引燃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HCl5、工业上常用Fe做电极电解处理含Cr2O72-的酸性废水,最终使铬元素以Cr(OH)3沉淀的形式除去。某科研小组用该原理处理污水,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A.实验时若污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导电能力较差,可加入适量的Na2SO4B.甲中阳极附近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C.该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D.燃料电池中若有1.6gCH4参加反应,则甲中C电极理论上生成气体一定是8.96L6、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7、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甲。电解过程中的实验数据如下图乙,横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电解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总体积(标准状况)。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过程中,a电极表面先有红色物质析出,后有气泡产生B.b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4OH-一4e-=2H2O+O2↑C.曲线O一P段表示H2的体积变化D.Q点时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中H2和O2体积比为1:18、“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RFC)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右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a极产生1.12LH2B.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2O+4e-=2H2↑+4OH-C.d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D.c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中的H+通过隔膜进入A9、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下表所示:阳离子Ag+Na+阴离子NO3-SO42-Cl-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足量的A、B、C三种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端时间后,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27克。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图如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M为电源的极(填写“正”或“负”),甲、乙电解质分别为、(填写化学式)。(2)要使电解后丙中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应加入物质。(填写化学式)(3)若电解后甲溶液的体积为25L,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该溶液常温时的pH为。(4)写出乙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0、如图所示,若电解5min时,测得铜电极的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1)电源中X极是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2)通电5min时,B中共收集到224mL(标准状况)气体,溶液体积为200mL(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