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243(独立成册)]一、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T,错误的写F)1.(2020·嘉兴期末检测)我们脑海中的概念是天生的。(F)2.(2020·绍兴一中检测)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客观对象。(F)3.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F)4.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F)5.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F)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D.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解析:选B。“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并没有涉及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正确的反映,更不是直观的反映,排除A、C、D三项;意识的作用就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再加工”,即意识的能动作用。7.(2020·浙江温岭选考模拟)看一个三角形,如果注意它的三条等边,会认为它是等边三角形;如果注意它的三个等角,会认为它是等角三角形。这表明()A.意识活动无法把握事物本质B.三角形的性质因感知角度而变化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三角形的判定没有统一的客观依据答案:C8.最近研究发现,新型毒品作用在人脑的边缘系统和奖赏中枢会诱导大脑可塑性变化,损伤大脑皮层的学习功能。这佐证了()A.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B.意识能够改造客观世界C.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意识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解析:选C。题意反映的是新型毒品会损害大脑并损伤大脑的学习功能,这说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C符合题意。实践是意识产生的源泉,A错误,排除。意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才会改造客观世界,B错误,排除。D与题意无关,不选。9.近年来,人工智能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许多人开始担心将来机器人具有意识以及感觉,有朝一日会取代人类的地位。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①机器人不具有反应的特性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机器人不具有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C。题目实际是问机器人为什么不会具有意识以及感觉,②③正确指出了其中原因;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的特性,①错误;④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10.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曾杰课题小组把金和铜结合,发明了一种光热转换效率高、催化性能好的五角星形新型纳米材料——金铜合金纳米材料。这种被称为“纳米之星”的新型材料可有效治疗小鼠乳腺癌,从而有望开辟癌症治疗的新途径。这体现了()①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人可以根据需要来改造世界④人可以创造事物之间新的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通过新型纳米材料治疗疾病,说明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①正确;中国科技大学曾杰课题小组发明新型纳米材料,这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②正确;③错误,人们改造世界需要尊重规律;④错误,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11.“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具有目的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具有能动性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解析:选C。本题考查意识能动性的特点。A项与题意无关,意识的目的性是指人们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B项本身错误,意识没有直接现实性,意识指导下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这句话反映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项正确。D项错误,正确的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12.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选D。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