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20年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150分钟。第Ⅰ卷一、(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潜心读书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体味偏废相反相成B.体会偏颇相反相成C.体味偏颇相辅相成D.体会偏废相辅相成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阅读既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B.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C.阅读不但是对作品的再现,更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D.阅读不是对作品的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们要利用好现有津蓟、津唐两个合作项目公司,建立互动协调机制,并全方位拓宽两地港口企业战略合作领域和机制。B.春节期间,越来越多人选择到故宫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故宫电子门票在网络平台开售将近两个多小时,预约人数就突破千万,再次刷新在线预约纪录。C.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它可以增强牙齿中钙的抗酸性预防龋齿不再发生,但出于高氟地区,长期喝浓茶的居民不适宜使用含氟牙膏。D.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4.校园文化节上,文学社准备举办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以下是该展览的版块标题:①凌绝泰山,一览天下②旅食京华,针砭朱门③渔阳鼙鼓,国破春望④避乱入蜀,草堂闲情⑤缘江出蜀,夔门秋兴下列语句也可以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3分)A.绣口一吐,半个盛唐B.漂泊西南,老病孤舟C.无题顿挫,接武诗圣D.忠君爱国,香草流芳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作为政治动物的“我们”与作为动物的“人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么,是什么样的契机或要素才促使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过渡和转变为社会、政治意义上的“我们”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语言。语言促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以及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是我们走向独立的标志。很多人认为,人类之所以独特,就在于人类拥有语言。一方面,通过语言,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语言使用扩展了人类理性的范围,使人类可以借助复杂的概念体系和思维模式,进行系统逻辑地思考和推论,使人类的智性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人类由此成了真正意义上“理性的动物”。语言为万物命名,给自然立法,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以秩序。比如,我们可以将某些东西命名为苹果、香蕉、梨子,同时又可以对其进行类化处理,统称为“水果”,然后将水果和其他可以食用的东西统称为“食物”。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对不同东西做出秩序化区分有些是可以吃的,有些是红的或有颜色的,有些是方的或有形状的等等。我们可以通过语言为自然确立秩序、表达思想,使我们更加有效地理解彼此之间的想法需要以及行动。通过语言的编码和类化处理,现实被规整到我们的主体意识之内,成了我们可以通过知觉来感受,通过语言来表达、传递和交换的东西。语言为我们进行抽象思维与复杂叙事提供了基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更重要的一种功能不在于其对实存之物的编码和类化,而在于其可以传达一些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