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5届高三语文新起点调研考试试卷(扫描版)长春市2014~2015学年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一、(9分)1.【参考答案】B【解析】(A中“进入了纵向传承与横向融合的最快时期”原文无据,且只是“横向融合”。C中“与西方的差距难以弥补,是因为我们民族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说法错误;D中表述不准确,原文说“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主要概念的含义理解的能力。2.【参考答案】D【解析】未然说成已然,“已经能够……有效融合”错误。【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3.【参考答案】B【解析】A中表述语意过重;C颠倒错位,“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复兴,更是实力的复兴”应为“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D中“只有别人认同了我们的礼仪文化”偷换概念,应把“礼仪文化”改为“文化”。【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二、(36分)(一)(19分)4.(3分)【参考答案】C【解析】能够【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5.(3分)【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6.(3分)【参考答案】C【解析】“恳求妹妹挽救燕国”,文中无此意【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7.(10分)【参考答案】(1)赵王慕容麟性情奸诈,做事凭恃意气,常常有轻慢太子的野心,陛下您一旦去世,一定会有灾难发生。(译出“轻”“不讳”“难作”各1分,句意2分)(2)慕容宝因为元妃谋划废掉正统即位人,违背做母后的原则,不适宜按礼发丧,臣下众人都认为这是对的。(译出“谋”“成丧”“然”各1分,句意2分)【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与翻译的能力。(二)(11分)8.【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参考答案】相同点:这两首诗都含有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思想。(2分)不同点:前者说花儿与少年,所以“莫待无花空折枝”颇有不负青春、及时努力的意味;(2分)后者取象于放歌纵酒,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颓唐情绪。“今朝有酒今朝醉”让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激之情(如答放纵自我、享受生活亦可)。(2分)9.【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参考答案】情感上重迭而富于变化。首句说的是得意时诚可高兴,失意时也不必悲伤,次句则是从反面说同一意思:倘不这样,“多愁多恨”是有害无益的。三四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复与推进,“明日愁来明日愁”则是“失即休”的进一步阐发。总之,从头到尾诗情有一个回旋和升腾。字词上重迭而富于变化。首句前四个字与后三个字意义相对,而二、六字(即)重迭,次句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也悠悠,“多”“悠悠”重迭形成同意反复。三四句句式相同,三句中“今朝”两字重迭,四句中“明日愁”三字重迭,但前一个“愁”是名词,后一个则是动词,词性亦有变化。(重迭中有变化是本诗突出的艺术手法,学生答出诗歌重迭处得2分,变化处得3分。)(三)10.(6分)【参考答案】(1)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古代诗文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三(25分)11.(1)(5分)【参考答案】E(3分)C(2分)B(1分)。【解析】A项,“前者代表了现实,后者暗指浪漫”,理解上有错误。B项,“表现出他的礼貌和艺术气质”的分析不准,“艺术气质”有些牵强。D项,并非“无心插柳”,而是作者有意为之。(2)【参考答案】(6分,每点2分)①肖先生仪表不凡,充满艺术气质,有爱心,自己富贵不忘接济落难的朋友。②年轻的肖先生是一个热爱艺术、穷困但追求浪漫的青年。③为了爱情,肖先生改变了艺术追求,成了一个追求金钱与权势的世俗画家。(3)【参考答案】(6分,每点2分)①人物上,通过环境、细节描写表现肖夫人夫妇生活富足,突出夫妻二人对物质的追求。②情节上,为文中的误会层层蓄势,给人感觉肖夫人选择的是商人的儿子,增强了结尾出人意料的效果。③主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