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同步练习本课内容的重点是: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难点是:《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本节课内容以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为主线,通过学习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一、选择题: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是时间是哪一年()A、1840年B、1851年C、1852年D、1853年2、下列思想,不属于洪秀全的宗教思想来源的是()A、中国道家的辨证思想B、中国儒家的大同思想C、西方的基督教义D、农民的平均主义3、下列关于永安建制的评价表述正确的是()A、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B、标志着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C、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D、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4、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见,其他官员都排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A、太平天国政权已具有封建化的趋势B、太平天国政权已转变为封建阶级的代理人C、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D、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5、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天京大本营B、断绝清政府的财源C、配合西征D、推翻清朝的统治6、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②、说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③、证明了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性④、反映了宗教思想的严重危害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③7、下列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C、严惩外国侵略者D、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8、(2000年高考,广东题)《资政新篇》的提出表明()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民阶级产生深刻的影响B、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一C、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D、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10、杨秀清在《答复英人三十条并责问五十条诰谕中》说:“……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侯后方定,害人之物禁。”这反映了太平天国()①、主张与西方各国平等通商、友好相处②、期待与列强共同抗击清王朝③、反对鸦片贸易④、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A、陈玉成退守庐州B、1856年天京内乱C、天京被困D、安庆失陷12、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最突出的时代特点是()A、利用宗教形式发动起义B、提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C、反封建的同时又反对外来侵略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二、材料解析题13、(1996年高考,全国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年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当亦嘉汝忠义也。兹特阵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摘自1853年杨秀清等《谕英使文翰》材料二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摘自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①、据材料一,归纳杨秀清对外态度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②、据材料二,归纳洪仁玕对外态度的要点(不得摘抄原文)③、概括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处和不同处。14、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满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B、儒家思想与拜上帝的矛盾C、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15、拜上帝教创立后势力发展迅速,这能从本质上反映当时的社会()A、人民渴望平等平均B、宗教迷信严重C、阶级矛盾尖锐D、拜上帝教有创新精神16、《天朝田亩制度》之所以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A、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B、迫于当时的战争环境C、地主阶级的反对与破坏D、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17、(2003年全国高考历史上海试卷)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