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考语文强化训练:文言文阅读(13)试卷VIP免费

中考语文强化训练:文言文阅读(13)试卷_第1页
1/4
中考语文强化训练:文言文阅读(13)试卷_第2页
2/4
中考语文强化训练:文言文阅读(13)试卷_第3页
3/4
2009年中考语文强化训练:文言文阅读(1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诗歌,完成问题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有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3.填空。本文借事说理。叙事部分按照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个阶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表明了作者的观点。4.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二、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问题岑文本官高而忧岑文本①初仕萧铣②。江陵平,授秘书郎③,直中书。校省李靖骤称其才,擢拜中书舍人,渐蒙恩遇。时颜师古谙④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冀复用之。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乃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与枢密。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对曰:“非勋非旧,滥登宠荣,位高责重,古人所戒,所以忧耳。”有来贺者,辄曰:“今日也,受吊不受贺。”江东之役,几所度支,一以委之,神用顿竭。太宗忧之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反。”俄病卒矣。(选自刘肃《大唐新语》)注释:①岑文本(595~645)。②萧铣(583~621),隋末起兵重立梁国号,建都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市)③“秘书郎”“校省”(检校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侍郎”“中书令”,均为唐朝时的官职。④谙:熟练。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B.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C.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D.时颜师古/谙练故事,长于/文诰,时/无逮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长于文诰,时无逮②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④其母怪而问之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校省李靖骤称其才称:称赞B.及迁中书令,归家却有忧色迁:降职远调C.恐不与我同反反:同“返”,返回D.俄病卒矣卒:死4.下列对文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陵平,授秘书郎。译文:江陵平定后,岑文本进入朝廷任秘书郎。B.太宗曰:“我自举一人,公勿复也。”译文:唐太宗说:“我自己选拔一个人,你(颜师古)就不再担任原职了。”C.今日也,受吊不受贺。译文:今天,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贺。D.非勋非旧,滥登宠荣。译文:我既不是功臣,又不是皇帝的老朋友,却乱用职权得到了很多的恩宠。5.下列对文意解说不正确的一句是A.岑文本一直都在唐朝当官,并多次受到朝廷的奖赏。B.岑文本当上中书侍郎,原因之一就是唐太宗不想让颜师古官复原职。C.岑文本被提拔到中书令后反而感到忧虑,可见他不是狂妄自大的人。D.综观全文,岑文本的后半生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专题(13)一、参考答案1.C2.(1)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2)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3)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3.时间三受于人者不至4.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考语文强化训练:文言文阅读(13)试卷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