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后提能|再巩固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C.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D.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解析:材料“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等信息说明《南京条约》迎合了英国工业品自由进入中国市场的需要,体现了贸易自由化的要求,A项正确;“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按例交纳”反映了中国针对英国而制定了关税税则不能说明失去关税自主权,B项错误;《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并非立即出现出超现象,C项错误;材料所述的英国对华贸易未体现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项排除。所以选A。答案:A2.(2018·甘肃武威十八中期末)《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列强获得这种特权始于()A.1840年B.1843年C.1858年D.1860年解析:材料所述应当是列强在中国设立租界以及获得领事裁判权。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A、C、D三项。答案:B3.(2018·浙江卷)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近代某个条约中规定法国人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这五个口岸如果发生争执事件,都由法国官员办理,中国官员不能过问。这明显是领事裁判权,故选A;其他各选项与材料不符,应排除。答案:A4.(2019·广西陆川中学月考)有人认为,中日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中日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D.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解析:据材料“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并不符合近代化的趋势,故A项错误;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是在洋务运动时期,不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故B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前早期维新派已经提出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故C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故体现了近代化趋势,故D项正确。故选D。答案:D5.下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中外兵力对比情况(单位:人)。由此可知()战役时间英法英法联军中国军队第一次广州战役1856.1043915000虎门之战1856.1113801700第一次大沽之战1858.5660518117810000八里桥之战1860.935001500500034000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B.英法蓄谋侵略战争C.中方极力抵抗外辱D.清朝军队纪律涣散解析:题干的表格信息中不能看出战争的结果,只能看出外来侵略者与清政府军队数量的对比,不能反映清政府的无能和腐败,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只能反映列强侵华的过程,不能看出列强侵华的原因,故B项错误;从题干的表格信息中可以看出,在每次抵抗列强侵略的过程中都出动了远远多于敌人的力量,可以看出是在极力抵抗外来侵略,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看出清朝军队纪律如何,故D项错误。答案:C6.(2018·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期中)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A.中英两国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英国领事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解析:解题时首先明确“领事裁判权”,即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