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苏卷)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解析:A对:材料中指出的“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是带有强权政治色彩的大国外交,都容易导致国际局势紧张,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被认为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B错: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开始于1949年,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的。C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国家之间和平相处,但是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的矛盾分歧。D错: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成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2.(2018·新课标Ⅰ卷)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解析:A对:题干反映了西方国家试探与中国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可以积极争取又不急于争取承认;也可以等一等,说明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错:“放弃”说法不符合史实。C错:当时新中国还未成立,美国还未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D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于1949年10月,与题干时间不符。3.“另起炉灶”要求外国政府与新中国建交务必遵循同台湾国民党残余政权断绝全部外交关系、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积极支持新中国恢复其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条件。这表明“另起炉灶”(B)A.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B.积极捍卫了一个中国的基本准则C.积极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D.避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解析:“承认新中国是全体中国人民唯一的合法政府”等字眼意在强调“另起炉灶”是为了捍卫一个中国,即选项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避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的是一边倒的方针,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项。4.下图是某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召开60周年的纪念标志。关于该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C)A.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B.共有29个亚非拉国家政府首脑参加了此次会议C.会议显示了团结、反殖、独立、友好、合作的精神D.会议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解析:由“2015年”“60周年”“印度尼西亚”,可以联想到万隆会议。万隆会议显示了团结、反殖、独立、友好、合作的精神,故选C项。A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排除A项;万隆会议没有拉丁美洲国家参加,排除B项;D项是不结盟运动,排除。5.“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是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A)A.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B.阐述亚非各国联合反帝反霸方针C.号召与会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D.提出不同性质的国家“求同存异”解析: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而召开的,周恩来提出的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因此周恩来演说的宗旨应当是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答案为A项。B、D项属于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主张,C项属于不结盟会议的内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6.1949年初解放军进驻北平时,东交民巷各兵营仍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领事馆区是国中之国。在举行入城式时,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