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A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A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1页
1/4
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A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2页
2/4
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A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_第3页
3/4
4.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A卷基础训练1.《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2.1908年3月5日,上海开出了英国人投资的第一列有轨电车。但据当时报纸记载:乃因欧化初来,风气未开,一般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车触电多不敢坐。这主要说明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人中国B.近代中国极力抵制西方工业文明C.上海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最深D.落后思想不利于先进文明的传播3.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4.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B.清朝统治被推翻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D.电报的广泛使用5.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A.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D.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6..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的慢的真意味。”“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其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A.反对使用现在交通工具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C.排斥近代西方文明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7.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人之除,人们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用,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加增,人力车厂也随着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这说明()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B.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传统观念D.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8.交通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进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①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②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③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④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9.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0.早在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的数量超过汽车,穿梭于大衢小巷。材料反映出()A.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B.黄包车促进了中围交通的近代化C.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始于明治维新D.近代中国的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11.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D.造成了社会秩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A课时训练 人民版必修2-人民版高一必修2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