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溴与海水提溴1.向盛有液溴的试剂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其目的是(C)A.制溴水B.比较液溴和水的密度C.防止液溴挥发D.隔绝空气2.除去海水提溴得到的液溴中溶有的少量氯气,应该采用的方法是(D)A.加入适量的KI溶液B.通入溴蒸气C.加氢氧化钠溶液D.加入适量的溴化钠溶液3.溴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利用这一性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Cl-、I-加入含Br-的溶液中,均可以将Br-氧化为Br2B.把Cl2缓慢通入含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Br-、I-的混合溶液中,Br-先被氧化C.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到氯气会变成蓝色D.KBr溶液中加入碘水发生如下反应:2Br-+I2====2I-+Br2解析:Cl-、I-都只有还原性,不能将Br-氧化为Br2,A错误;还原性:I->Br-,故向含Br-、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l2时,Cl2先氧化I-后氧化Br-,B错误;Cl2+2KI====I2+2KCl,I2遇淀粉变蓝,C正确;Br2的氧化性大于I2,反应:2Br-+I2====2I-+Br2不可能发生,D错误。4.将少量氯水加入KI溶液中振荡,再加CCl4溶液,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D)A.形成均匀的蓝色溶液B.有紫色沉淀析出C.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D.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5.a、b、c、d四个集气瓶中装有Cl2、H2、HCl、HBr中的任一种气体。若a、d两瓶气体混合见光爆炸,a、b两瓶气体混合瓶壁出现暗红色小液滴。则c瓶装的气体是(B)A.HBrB.HClC.Cl2D.H26.海带中含碘元素,有人设计如下步骤来提取碘:①通入足量氯气;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③加CCl4振荡;④过滤;⑤用分液漏斗分液。合理的操作顺序是(A)A.②④①③⑤B.②①③④⑤C.①③⑤②④D.③①②⑤④7.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当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溶液①小心地涂到纸上,溶液①中的溶质就与汗渍中的物质②反应,生成物质③,物质③在光照下,分解出的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指纹线就由棕色变成黑色。则①②③这三种物质分别是(B)A.①硝酸银②溴化钠③溴化银B.①硝酸银②氯化钠③氯化银C.①氯化银②硝酸银③氯化钠D.①硝酸银②碘化钠③碘化银8.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卤离子X-(X-指Cl-、Br-、I-),若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中依次含有(B)A.Br-、Cl-、I-B.Br-、I-、Cl-C.I-、Br-、Cl-D.Cl-、I-、Br-9.已知还原性:I->Fe2+>Br-。利用这一性质判断下列检验KI溶液中是否含Br-的方法正确的是(D)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B.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退去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Br-D.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在无色的水层中加入氯水,溶液呈橙色,则含有Br-10.现有三种溶液:①NaCl溶液②NaBr溶液③NaI溶液(1)向①②③中分别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其现象分别是生成白色沉淀、生成浅黄色沉淀、生成黄色沉淀。(2)向①②③中分别通入Cl2,其现象分别是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3)向①②③中分别滴入溴水,其现象分别是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11.某化学课外小组为了探究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选用以下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请你帮助完成实验仪器的组装并回答问题。已知实验室中可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1)为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各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g→c→d→a→b→e。(2)装置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2,反应现象为溶液变蓝。(3)装置②中的现象是溶液变橙色,装置③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4)若将反应后的②中的溶液滴入KI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溶液变为褐色。向反应后的①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的现象是蓝色退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I2+2NaOH====NaI+NaIO+H2O。解析:为验证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应该将Cl2通入NaBr溶液和淀粉KI溶液中,观察现象。实验中剩余的Cl2必须进行处理,故应用NaOH溶液吸收。根据反应原理知Cl2通入NaBr溶液中置换出Br2,溶液应变为橙色,Cl2通入淀粉KI溶液中置换出I2,溶液应变为蓝色。①中加入NaOH溶液,I2+2NaOH====NaI+Na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