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峰、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大雪,大家能背诵几句吗?导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孙湘》“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李颀《古从军行》“野营万里无城郊,雨雪纷纷连大漠。”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写作背景《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民主人士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后,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作者简介读音沁园春()莽莽()滔滔()素裹()妖娆()折腰()稍逊()风骚()俱往矣()成吉思汗()大雕()qìnmǎngtāosāoxùnzhéráoguǒyǐhándiāo词语解疑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立即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意思是黄河水结冰了。群山好像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白象在奔跑。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本指文艺方面的才华。文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红装素裹:文采:风骚:请听示范朗读,然后自读课文,体会本词基本内容。整体感知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先写眼前雪中银装世界,再写想象中红装素裹之江山,虚实结合描绘多姿多彩之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研读赏析(一)有感情地朗读上片上阕(片)上阕(片)北国风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惟余莽莽;大河上下,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分外妖娆。上阕(片)上阕(片)北国风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惟余莽莽;大河上下,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分外妖娆。北国风北国风光光,,千里冰千里冰封封,,万里雪飘。万里雪飘。前三句总写雪景,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进了冰天把读者带进了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雪地、广袤无垠的天地里。创造了一天地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雪的豪迈情怀。“封”字显得凝然“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