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鲁桥一中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做到准确无误。2.使用答题纸答题,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使用黑色碳素笔书写,按顺序在答题纸上作答,不按题号顺序答题的答案无效。4.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和修正带。一、积累运用(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皆次当行(háng)以数谏故(shuò)又间令吴广(jiān)B.宁有种乎(nìng)以头抢地(qiāng)天下缟素(gǎo)C.乐毅(yuè)先主遂诣亮(yì)因屏人曰(píng)D.度德量力(duó)东连吴会(Huì)帝室之胄(zhòu)2、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仓鹰击于殿上B.故不错意也C.为天下唱D.以光先帝遗德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隆中对》《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苏轼曾称赞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B.《隆中对》的作者是陈寿。本文表现了诸葛亮既为刘备勾画出一幅战略蓝图,也给后世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C.《陈涉世家》的作者是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称为《史记》。D.《唐雎不辱使命》赞扬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4、据提示,按要求默写古诗文。(6分)(1)《陈涉世家》中,表明陈涉志趣远大的句子是。(2)《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提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是,。(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的抱负和雄心的句子是:,。(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5、“义”在不同的背景下,不同的场合中有不同的含义。唐雎不辱使命是义,诸葛亮许以驱驰临危受命也是义。请说说他们“义”的不同内涵。(4分)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隆中对》)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选自《出师表》)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臣本布衣布衣: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③遂许先产以驱驰驱驰:④深入不毛不毛: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2分)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固以怪之矣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D、不以物喜,不以已悲。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