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察质量问题报告干部考察工作是选拔任用和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很强政策性、程序性、操作性的基础性工作。组织部门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干部考察工作,努力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一、干部考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一,考察内容不够具体完善。内容过于笼统抽象,缺乏具体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以基本原则为标准,如德才兼备、群众公认、任人唯贤等概念化的东西突出;另一方面是过分突出量化的评价标准,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都使用同一考察内容和标准,造成量化使用上的泛化。第二,考察方法不够规范和健全。目前考察方法较为单一,除个别谈话和民意测验之外,其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没有被广泛采用。民意测验也存在参与范围偏小,测评指标过于笼统,测评环境不良等问题,使参评人员难以真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第三,考察范围不够丰富全面。目前干部考察的范围往往局限于工作单位,对干部的日常表现了解掌握很少,缺少对干部一贯表现的评价。加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接受访谈对象较狭窄,以考察对象所在单位主要领导、中层干部为主,向熟知考察对象生活的群众了解不够,使得一些干部生活作风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第四,考察结论不够客观准确。有时只反映干部现实表现、工作政绩、能力素质、发展潜力、群众公认程度等表面关系,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判断,考察结论往往与事实有距离或不准确,易造成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第五,考察主体素质存在局限。表现为。责任心不强,工作作风不深入。有的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和业务技能,工作不深不细,对获得的各种信息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考察结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失真失实的问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二、干部考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第1页共4页第一,考察要求精确性与考察标准笼统性的矛盾。由于缺乏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标准作为参照物,考察者只能凭自己的认识和价值取向来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常常产生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容易导致考察工作中出现失真失实的问题。第二,考察要求全面性与考察范围局限性的矛盾。新的社会条件下,干部活动范围的扩展对其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干部日常行为表现以及“八小时以外”的活动更能反映其思想道德品质和廉洁自律情况。这就要求必须扩大考察领域,全面了解干部的真实情况。第三,考察要求客观性与参评人员心态主观性的矛盾。个别参评人员往往从与自己的利害关系角度作出评判,而不愿客观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所以常常出现违背事实真相。还有些参评人员认为考察只不过是走形式,工作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这就使得考察人员难以了解真实情况,对考察对象难以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第四,考察主体主导性与主体素质差异性的矛盾。在考察工作中,给考察主体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无论是访谈对象的选拔、考察活动的组织、考察过程的把握,还是对考察情况的取舍分析,都是由考察主体来操作和决定的。由于考察者素质参差不齐,资历阅历、兴趣爱好、专业知识、思维方式不同,在对考察对象的评价上有时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三、改进干部考察工作的主要对策和措施第一,改进干部考察方式,完善干部考察机制。一是要变平面考察为立体考察。考察干部不能只停留在某一平面上,而应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考察。要了解其工作范围的上级、平级、下级对考察对象的评价,同时,要考察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的情况。二是要变静态考察为动态考察。如采取实地考察法、跟踪考察法、找访考察法等。考察人员深入基层和有关单位,明查暗访,与有关知情人促膝交谈,让其在轻松活跃的气氛里说出心里话,把考察对象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三是变突击考察为期限考察。组织部门根据考察对象的职务、岗位等不同情况,规定相应的考察期限。在考察期限内,考察人员有权独立第2页共4页调查了解考察对象的情况,全面收集有关材料,不受其他人的限制和干扰。第二,细化考察内容,量化考察标准。细化考察内容,就是要将党政领导干部的任用标准,按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分解为若干具体项目。量化考察标准,就是要对能...